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21章 韩爌的毒计,打着司礼监旗号买田。
传来一个声音:“放屁!你们这些当官的,官官相护。就会欺压我们最底层的士兵。”

    袁可立面色阴沉如水,深呼吸道:“放下武器投降!你们才能有活路!”

    “我袁可立可以对天发誓,只要你们放下武器走出来,我既往不咎。”

    “我给你们十二个时辰,十二个时辰之后。我们就会发起总攻!”

    袁可立语不惊人死不休,说完缓缓放下铁喇叭。

    “祖大寿。老夫的命令,你听到了。”

    “十二个时辰之后,他们不放下武器,出来投降。”

    袁可立表情严肃,咬着牙说出四个字:“那就开炮。”

    祖大寿低下头,双手抱拳:“是,袁阁老。”

    .....

    话分两头,视线来到江南。

    浙江,杭州。布政使衙门。

    韩爌坐在首位,看着下面的浙江布政使高聿良。

    “皇上下了死命令,今年秋收江南要上交赋税840万两白银,150万石精米。”

    浙江布政使高聿良,眉头紧锁,连忙双手作揖:“恩师。要知道浙江今年,六个县遭遇神风,被大水淹了。死了七八万人。”

    “150万石精米,这...简直是荒诞至极。”

    韩爌淡淡道:“皇上让老夫来江南,就是尽快秋收,上交国库。”

    “再说了,是整个江南。又不是你,单单浙江一省。”

    “高聿良,你作为浙江布政使。你去告诉江南的丝绸商...”

    韩爌拿起陶瓷茶盏,淡定的喝了一口茶,语出惊人:“既然淹了,灾民肯定需要粮食,来渡过今年的冬天。”

    “让他们准备粮食,低价买田。”

    浙江布政使高聿良,错愕的表情:“低价?恩师,买田卖田都有市价。”

    “丰年,五十石粮食,可以买一亩田。”

    “欠年,三十石粮食,可以买一亩田。”

    韩爌冷笑一声,语出惊人:“五十石?十石,就够了。”

    换句话来说,韩爌让丝绸商,只用十石粮食,去低价买田。兼并土地,强取豪夺。

    韩爌继续说道:“长话短说。皇上还派了锦衣卫,田尔耕对老夫进行监视。”

    “聿良。你给那些商人许诺,口头规定。”

    “买一亩的田,就要像朝廷交三十石的精米。”

    “允许他们,改稻为桑!”

    高聿良眼前一亮,双手作揖:“恩师,我明白了。”

    要知道,江南的官场,大部分都是东林党的官员。

    韩爌这样做,以贱价兼并灾民的田地,让东林党和背后的江南士绅集团得到利益。

    浙江可是朝廷的赋税重地,常年有倭寇入侵。

    改稻为桑!重点是桑田!

    没有桑田,就没有那么多蚕丝。

    丝绸商有了蚕丝,就可以用织机,织出丝绸。

    丝绸在江南地区,价格卖到一匹8——12两银子。

    但是,通过海运。走私卖到西洋,一匹丝绸就可以卖到25——35两银子。

    这就是江南士绅集团,全力反对朱由检,解除海禁。

    江南士绅和江南盐商江南丝绸商,通过走私赚得盆满钵满。而且,不用像朝廷交税。

    韩爌脸上闪过一丝狠辣,语不惊人死不休说出口:“聿良。你让那些丝绸商人,打着江南织造局和司礼监的旗号(低价买田)。粮船上面挂上,司礼监和江南织造局的灯笼。”

    “嘉兴.绍兴山阴会稽箫山上虞六个县,死一万人是死,死十万人也是死。死五十万人同样是死。”

    韩爌嘴角勾勒出一抹弧度,轻描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崇祯,带着港口穿越大明简介 >我!崇祯,带着港口穿越大明目录 > 第121章 韩爌的毒计,打着司礼监旗号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