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30章 朝廷进行吏部改革,臣举荐李邦华。
这些藩王,投鼠忌器。

    “孙阁老。你待会去一趟乾清宫,朕有事找你。”

    朱由检停下脚步,叫住了孙承宗。

    孙承宗毕竟是万历三十二年进士,被任命为编修、中允大夫。

    到今天,已经是历经四朝,四朝元老。

    神宗皇帝,光宗皇帝,喜宗皇帝,崇祯皇帝。

    换句话来说,孙承宗认识很多人。知道一些被遗忘的忠臣良将。

    孙承宗回过神来,双手握着翡翠芴扳:“是,陛下。”

    .....

    乾清宫,西暖阁。

    “臣,孙承宗。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孙承宗穿着文官大学士的一品官袍,恭恭敬敬的朝着朱由检下跪,伏地叩首。

    “孙爱卿,平身吧。”

    朱由检转过身,坐在了软塌之上。右手虚扶道。

    “王承恩,给孙爱卿。赐座。”朱由检转过头,看着王承恩。

    王承恩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是,万岁爷。”

    然后,王承恩亲自拿了一个紫檀木雕花圆凳,放在孙承宗的身后。

    “臣,谢陛下。”

    孙承宗缓缓站起身,只坐了半边屁股。

    “孙爱卿。朕知道,你是万历三十二年进士。”

    “想必在地方,也认识不少忠臣良将。”

    朱由检直接开门见山,叙述道:“这些日子,宗室子弟大部分都进京了,有六万多人。”

    “一部分住在驿馆,一部分住在客栈和酒楼。”

    朱由检缓缓开口,说出自己的要求:“朕,需要一员武将,作为亲军都指挥使司指挥使。训练这批宗室子弟。”

    “最好是清廉刚直,不畏权贵的性格。”

    孙承宗不由得恍然大悟,右手挽起颌下长髯。深思熟虑过后:“陛下,臣举荐李邦华。”

    “李邦华?”

    朱由检皱了皱眉头,总觉得这个名字有些熟悉。

    甲申之变,好像有这个人?

    对了,我想起来了。

    后世记载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李邦华拒绝投降,留下遗书“堂堂丈夫,圣贤为徒。忠孝大节,誓死靡渝”,自缢于文天祥祠,终年70岁。

    他对于这些,在甲申之变,自杀殉国的文臣武将。有着深刻的印象。

    孙承宗缓缓开口:“李邦华,是江西人。字孟暗,号懋明。万历年间进士,在多个地方任知县。后面进入督察院任御史。为人刚正不阿,在多个县救济过,受灾的百姓。”

    偏偏这个时候,乾清宫外面,传来一阵哭闹之声。

    “呜呜,我要见陛下。我弟弟被西厂抓了。”黄贵人身穿淡紫色丝绸襦裙,跪在乾清宫的门外。

    “黄贵人。你没有召见,不能见陛下。”

    “黄贵人。你也别为难小人。”

    守在乾清宫门口,是司礼监的小太监。

    黄贵人哭哭啼啼,泪眼婆娑,哭的梨花带雨:“陛下!嫔妾,求求你。救救我弟弟黄全。”

    过了一会,王承恩快步走出来。脸上流露出厌烦之色。转身两巴掌,狠狠扇在两个小太监。

    啪!

    王承恩阴鸷的表情,呵斥道:“你们胆子不小啊,惊扰万岁爷。信不信咱家,剥了你们的皮!”

    “老祖宗,饶命啊。”两个小太监,吓了一跳。连忙跪倒在地上,顾不得脸颊火辣辣的疼。

    黄贵人看到这一幕,面色十分的难看。

    她知道,王承恩是在指桑骂槐。

    “贵妃娘娘,驾到!!”

    这个时候,张书欣坐着轿撵,来到了乾清宫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崇祯,带着港口穿越大明简介 >我!崇祯,带着港口穿越大明目录 > 第130章 朝廷进行吏部改革,臣举荐李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