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9章 转危为安
    徐巍策马急行,穿过寂静的城区。

    往日热闹的街市如今门户紧闭,偶有行人匆匆而过,面带惊惶。

    刘家宅邸占地甚广,朱红色的大门上方悬挂着“堰上堂刘宅”的牌匾,两侧石狮威风凛凛,门前一对仆人正在洒水扫地。

    徐巍刚刚下马,一位面容和善的管家便快步迎出,作揖道:“徐大人,我家老爷已恭候多时了。请随小人进来。”

    徐巍诧异,刘家早就算到他要来了?

    “有劳了。”徐巍跟随管家步入院内。

    刘家院落布局考究,假山曲水,亭台相映。穿过几道回廊,管家引领徐巍来到一间宽敞的厅堂。

    主位上坐着一个面色威严的老人,正是“堰上堂”刘家的家主刘衍。

    他头上戴着竹编水波纹头巾,腰间挂着十二枚铜钥匙,象征着刘家的十二道水渠。

    他的下手边,坐着一位中年男子和一位妇人,正是刘衍的长子刘润以及他的夫人——沈瞿的嫡姐——刘沈氏。

    见徐巍进来,三人都站起身相互见礼。

    “我听说县中有疫情,想着县尊大人应该会来,便在此等候了。”刘衍微笑。

    “突然造访,多有打扰。”徐巍拱手,目光不着痕迹地扫过厅内,落在刘衍腰间那一串颇有分量的钥匙上。

    刘沈氏亲自为徐巍奉上一杯清茶:“徐大人辛苦了,这茶能解乏,请用。”

    徐巍接过茶杯,道谢后直入正题:“刘老爷,疫情当前,百姓需要粮食度过这段艰难时期。县衙仓储有限,希望贵府能解囊相助。”

    刘衍与儿子对视一眼,随即点头:“徐大人心系百姓,令人钦佩。刘某愿意无偿捐献千石米粮,以解燃眉之急。”

    徐巍略感意外,急忙起身:“刘老爷深明大义,本官代永明百姓谢过了。”

    “举手之劳而已。”刘衍摆摆手,抬眼看了看儿媳妇。

    刘沈氏会意,开口道:“徐大人,民妇听娘家弟弟说,徐大人将一神奇物件交予他制作售卖,生意十分兴隆,在此还要多谢徐大人了。”

    徐巍笑了笑,明白过来:“不敢当,也是沈老爷经商有道,单靠本官一人,绝无做起来的可能。”

    刘沈氏轻声细语,却字字透着算计:“徐大人如此看中我娘家,民妇实在感激不尽,只是如今我毕竟是刘家主母,自然事事都要为刘家考虑,徐大人可不能厚此薄彼呀!”

    徐巍道:“那‘帮宝逝的确已与沈家签下契约,本官不便反悔。”

    刘润闻言,面色微沉:“徐大人,我‘堰上堂’掌管永明水利百余年,每年春耕、夏灌,哪一样离得开我刘家?沈家虽然势大,但终究只做桑蚕生意。若大人只与沈家交好,恐怕日后县中事务……”

    刘衍抚须,看似是在打断儿子的话,实则是在提点徐巍:“我们与沈家是姻亲,世代交好,自然不会去插足他们的生意,只是不知徐大人可有其他利好给到我刘家,也不枉我如此鼎力支持徐大人的政绩?”

    徐巍心中盘算着,想到系统商城中还有不少现代农业技术可以兑换。

    他笑了笑:“刘老爷,‘帮宝逝’虽然给了沈家,但本官手中还有更适合刘家的东西。”

    “哦?”刘衍眼睛一亮。

    “一种新型水车技术,能省力三成,提水量却增加五成。若与‘堰上堂’的水渠配合,定能让永明的农田灌溉更加高效。”

    刘润一听,眼中顿时闪过惊诧:“这等技术,当真存在?”

    徐巍胸有成竹:“待疫情过后,本官亲自带图纸来,与刘老爷详谈。如此一来,沈家得利于商,刘家得利于农,各有所长,岂不美哉?”

    刘衍沉思片刻,满意地点点头:“徐大人果然胸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廉洁勤政被逼死?我反手贪成一代权臣简介 >廉洁勤政被逼死?我反手贪成一代权臣目录 > 第19章 转危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