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十九章 冰冰
问题。

    “北影厂想压我们的款子。”

    这可不是小事儿!

    马寻一笑,“这还能难住我的陈大导演?”

    我先把这个称呼叫了。

    荭姐心花怒放,可该说还得说,“你也懂的,现在国企日子都不好过,北影厂更是如此,我有内线跟我说,款子有些难。”

    马寻听了也不禁眉头微皱。

    现在拍电影要买‘厂标’。

    这次就跟北影厂合作了,咱们电影也是在京城拍的。

    而且,荭姐在北影厂也是有不少熟人的。

    当年她也是拍过《聊斋》跟《红楼梦》的,都是电影版。

    那时,荭姐的地位比喽啰高不了多少。

    像电影版《红楼梦》,黛玉是陶慧慜,宝钗是傅亿纬,王熙凤是刘小庆,甚至史湘云也是马晓晴演的。

    荭姐顶多演个小丫鬟。

    且不说这些伤心往事了。

    咱们国内电影市场多年来不景气,北影厂也就靠着国家给钱吊着命。

    现在一部电影大赚,他们肯定要搞幺蛾子。

    那我们怎么办?

    “荭姐,其实法子也很简单,既然是因为利益产生的问题,那么解决问题,也用‘利益’好了。”

    (请)

    n

    冰冰

    “啊?怎么用?”

    “我们这部《听说》其实说到底就是一千多万票房,赚是赚了,但不算是一个大‘利益’,那么,你给他们一个更大的‘利益’不就结了。”

    “更大的利益?我干嘛给他们呀!”

    荭姐这个反问,听着是有道理,但却给马寻逗笑了。

    他这漂亮脸蛋儿上写的清清楚楚:

    我不明白!

    还得马寻手把手的教啊。

    也对,荭姐是大家闺秀,在商业方面她现在是个菜鸟。

    “我之前去了一趟南方,我听说了不少香港方面的项目,要嘛缺资金,要嘛想北上找合作。”

    这是当下实情,圈内不少人也看出来了,香港电影人现在难的很。

    荭姐连连点头,求着马寻讲下去。

    “你就跟北影厂的领导说,《听说》也就是个开胃小菜,现在香港好多项目,我能帮着引过来嘛。”

    这一下荭姐算是全懂了!

    “但该分的钱得给我,得用这个钱引来香港方面的项目,这样厂领导肯定同意。”

    “好办法!”

    马寻跟荭姐聊天里面有一个‘细节’。

    那就是,北影厂这样的单位,获利模式跟我们不一样。

    简单来说,只要有资金投电影。

    无需等到电影上映,更不用管是赔是赚。

    北影厂就盈利了!

    资金投的确实是电影,但是,接到资金的是北影厂这样的单位嘛。

    咱们当下很多领导都十分热衷‘招商引资’,其实差不多。

    荭姐听懂了,也高兴了。

    而且,她还立马想到了一条大鱼。

    “有个叫《宋家王朝》的项目,他们要想拍好,必须来大陆。”

    马寻一听,心中暗道厉害。

    “这项目水太深,我怕你把握不住?”这话……怎么有些耳熟?

    《宋家王朝》现在传出来的投资是4000多万。

    他们肯定是打算北上,没办法在香港拍嘛。

    荭姐牵个线,这个项目可能就成了。

    但这个投资太大了。

    “难道你有好建议?”

    马寻倒是真有,说了个电影名字,“我听说有个《南海十三郎》的项目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忽悠华娱三十年简介 >忽悠华娱三十年目录 > 第三十九章 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