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碳汇之歌
银杏树开花了?龙安心记得那棵树是务婆葬礼时移栽的,据说是用她生前收集的种子培育的。植物学上,银杏从种植到开花需要二十年以上
试验田旁的苗圃里,那棵不足三米高的银杏树确实挂着几簇淡绿色的花穗。更神奇的是,树下那片原本寸草不生的硬化土,现在竟然长出了一圈茂密的紫苏——雷公山特有的药用品种。
"检测过了吗?"龙安心蹲下身,轻轻触摸那些紫苏叶片。
"初步结果出来了。"吴晓梅也蹲下来,声音压低,"银杏根系分泌的物质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重金属含量下降了72。金教授说可能是某种生物螯合作用"
龙安心猛地抬头。72?这远超常规植物修复技术的效果!如果能够推广应用
"别想了。"吴晓梅仿佛看透他的心思,"阿公说这棵树有灵性,移栽必死。是务婆的骨灰滋养了它。"
一阵风吹过,银杏花穗轻轻摇曳,散发出淡淡的苦香。龙安心想起务婆生前常说的一句话:"人哄地皮,地哄肚皮。"也许最先进的生态技术,就藏在这些古老的谚语里。
"对了,"吴晓梅站起身,"基因港的人虽然走了,但留下这个。"
她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叠的纸。展开后是一份商业计划书,标题赫然写着《古茶树克隆项目》。龙安心快速浏览内容——基因港计划克隆凯寨的千年古茶树,声称可以"挽救濒危基因"。
"他们怎么知道我们有古茶树?"
"后山那片老茶园。"吴晓梅指向雷公山深处,"解放前就荒废了,但最老那几棵至少三百年树龄。"
龙安心皱起眉头。那片茶园他听务婆提起过,是苗族迁徙时带来的茶种,与本地野茶杂交形成的独特品种。黔丰集团盯上这个,肯定不只是为了"保护"。
"开个会吧。"他折起计划书,"这事得全寨决定。"
---
鼓楼里的火塘烧得正旺。尽管已是初夏,老人们还是习惯性地围坐取暖。基因港的计划书在众人手中传递,引发阵阵惊呼和咒骂。
"砍祖宗树?除非先砍了我!"吴家叔公的拐杖重重跺地。
"他们说不是砍"小李试图解释,"是取枝条细胞克隆"
"一个样!"杨公打断他,银匠的手因愤怒而颤抖,"没有种子的树,没有魂!"
争论越来越激烈。年轻人倾向于接受技术合作,老人们则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动祖根"。龙安心安静地记录各方观点,直到务婆缓缓抬手——全场立刻安静下来。
老人中风后语言能力受损,但眼神依然锐利。她指向窗外的银杏树,又指了指自己的胸口,然后是一段手势——像是播种,又像是放飞什么。
吴晓梅轻声翻译:"她说,茶树就像银杏,离了故土就是死物。但如果用茶籽育苗可以试试。"
"茶籽?"小李翻查资料,"可资料说古茶树结籽率极低"
"所以才是诚意。"吴父突然开口,他今天特意换了干净的苗服,"祖辈传下的规矩:移栽古树要祭山神,取籽育苗要赔不是。"
龙安心突然有了主意:"如果我们同意提供茶籽,但要求基因港公开所有研究数据,并且在育苗仪式上按古规祭拜呢?"
这个折中方案引起热烈讨论。最终,款约会的老人代表们达成一致:可以合作,但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只用茶籽不用枝条,基因港科学家必须参加祭茶仪式,所有研究成果归双方共有。
"还有一条。"吴晓梅补充,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银蝴蝶,"要在每篇论文致谢里写明:感谢苗族先祖的生态智慧。"
众人哄笑起来,气氛顿时轻松了许多。龙安心注意到,几个年轻人悄悄搜索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