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18章 古歌抢救
手的是版权归属。文化馆要求签署协议,将采集成果收归国有;寨老们却坚持"歌是寨子的魂,不能卖给外人"。谈判陷入僵局时,务婆突然拄着拐杖闯进会议室,把银铃铛重重拍在桌上:"歌在我心里,你们谁都带不走!"

    10田野录音

    为采集最纯净的音频,龙安心决定进山录制。他们选了处废弃的炭窑,据说这里的天然共鸣效果最好。

    清晨五点的山间大雾弥漫,务婆穿着厚重的百褶裙,银饰上凝着露水。当第一缕阳光穿透雾气时,老人开嗓的瞬间,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歌声与山风、鸟鸣、涧水声浑然天成,录音笔的指示灯疯狂跳动,仿佛设备也有了生命。

    中途下起太阳雨,吴晓梅用蓑衣为设备遮雨。务婆在雨中继续歌唱,雨水顺着银项圈流进衣领,她的声音却愈发清亮。突然,山腰传来碎石滚落声,一段被遗忘的古调从务婆喉间自然流出——那是遇到危险时的警示歌,连她自己都以为早已失传。

    回放录音时,林教授激动地打来视频电话:"这段高频泛音能治疗耳鸣!我们正在申请声学专利"龙安心默默关闭对话框,他知道有些东西不该被量化。

    11最后的传承

    冬至前夜,务婆把龙安心和吴晓梅叫到火塘边。她取出个漆木匣子,里面是十二枚骨制的音符符号——苗族歌师代代相传的记谱工具。

    "我师父传给我时,"老人摩挲着骨片上磨损的刻痕,"说每个符号都沾过歌师的血。"她突然剧烈咳嗽,帕子上洇开暗红的血点,却坚持要教完最后的《安魂曲》。

    教学持续到凌晨。骨片在火光照映下投射出奇异的影子,仿佛古老的文字在墙上起舞。当吴晓梅终于能完整唱出全曲时,务婆露出释然的微笑,银耳环在火光中划出最后的弧光。

    天亮时,人们发现老人安详地走了,怀里抱着那本写满钢笔字的歌本。按她的遗愿,骨片符号传给了吴晓梅,歌本赠予龙安心,银铃铛则挂在村小的教室里——那里正传出孩子们用汉语和苗语交替朗诵古诗的声音。

    风雪漫天的葬礼上,当《安魂曲》在山谷间回荡时,所有录音设备都出现了不明原因的杂音。只有老猎人说,他看见一群从未见过的白鸟,乘着歌声向远山飞去。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简介 >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目录 > 第18章 古歌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