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彩光晕,此刻正笼罩着重新设计的文旅综合体。

    发什么呆呢

    江晚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少年穿着黑色工装裤,脖颈的疤痕上贴着创可贴,手里还抱着新修复的油纸伞,沈念安在雾幕投影区调试设备呢,你再不进去,他能把《梁祝》循环放成广场舞配乐。

    得了吧,人家是音乐才子,

    林小满笑着接过伞,伞骨上的纳米芯片闪着微光,再说,你不也在伞骨刻了《牡丹亭》的唱段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昨天偷偷在芯片里存了《雨霖铃》的昆曲录音。

    江晚舟耳尖一红,转身就走:要你管。

    阳光穿过他后背的《富春山居图》刺青,在地面投下细碎的光斑,像碎月河底终于重见天日的星光。

    记忆馆内,雾幕投影正在试运行。游客穿过水帘的瞬间,眼前会浮现不同年代的烟雨巷:1999

    年的青石板路还淌着梅雨,2006

    年的拆迁工地立着

    保护文物

    的木牌,2023

    年的数字修复师正用

    3D

    扫描仪记录砖雕纹样。林小满看着这一切,忽然在雾幕中瞥见熟悉的身影

    ——7

    岁的自己正蹲在碎月河畔,往《声律启蒙》里夹玉兰花瓣。

    这是......

    他凑近

    AR

    眼镜,书页的阴影突然扭曲成二维码。手机扫描的瞬间,一段模糊的录像在眼前展开:苏月棠穿着蓝布围裙,在油纸伞作坊里哼着昆曲,阳光透过天窗照在她鬓角的白发上,像撒了把碎银。

    这是奶奶二十岁时的录像。

    江晚舟不知何时站在他身边,声音轻得像怕惊醒梦境,我在老宅阁楼的铜匣里找到的,胶片都快碎了,多亏你用光谱修复技术......

    他忽然别过脸,喉咙动了动,谢谢。

    林小满刚要开口,手机突然震动。是沈念安发来的消息:快来听雨桥,有惊喜。

    两人对视一眼,立刻穿过雾幕往外跑,鞋尖踢起的水珠在阳光中折射出彩虹。

    听雨桥焕然一新,桥头立着

    碎月河生态保护示范段

    的木牌。沈念安站在桥上,白衬衫被晨风吹得鼓起,手里的小提琴盒上缠着蓝色丝带

    ——

    正是当年琴房里那把沾着蓝泪的琴。

    看好了。

    他微微一笑,琴弓落下的瞬间,碎月河的水面突然浮现出全息投影。林小满惊呼出声

    ——

    那是

    1947

    年的伞坊千金静姝,耳垂的朱砂痣与自己如出一辙,正撑着二十四骨油纸伞走过青石巷;紧接着画面跳转,1972

    年的知青情侣在雨中奔跑,女孩手中的铜镜映出的,竟是苏月棠年轻时的脸。

    这是......

    双重降雨系统

    江晚舟皱眉,却见沈念安狡黠地眨眨眼。

    准确来说,是三重时空嵌套。

    音乐才子转动琴弓,河面投影突然分裂,现代的林小满、江晚舟、沈念安出现在画面里,与祖辈的身影重叠,你们看,当真实雨声、虚拟雨声、记忆雨声同时落下......

    话音未落,天空突然飘起细雨。林小满仰头接住雨滴,发现竟是温热的

    ——

    原来记忆馆的喷雾系统与天气数据联动,能根据游客的情绪释放不同温度的

    雨。更神奇的是,江晚舟手中的油纸伞自动撑开,伞面的星形蛀痕投射出防护网般的光影,将三人笼罩其中。

    太震撼了。

    林小满轻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青石巷的倒影简介 >青石巷的倒影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