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生意人和文化人,下海!
风险的话,倒不如算了,大不了和儿子谈谈,让他找个其他的工作。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李工毕竟是厂子里的技术员,职位不低,肯定是听到什么风声了...”
——————
李今越今天早退的目的自然是进城了,昨天到城里的时候天色已黑,今天就早点来逛逛。
一路从集庆门路过三山街长乐路,又去了一趟夫子庙大市场转悠了一圈,眼看着差不多了之后,他又抓紧时间去了趟新街口。
和记忆中的差别挺大的,前世早些时候他一直工作,哪有心思出来闲逛,这个时间点的城里他都没来过多少次。
也就是年纪大了之后,又是地铁又是打车的,交通方便了他才隔三岔五的转悠转悠。
所以此时的城内很多东西,对他来说也是挺新鲜的,一边思索一边在这观察。
半晌,李今越突然愣在了路边,他一直在考虑自己要做个什么生意。
太小的不做,太大的没资本做,他也不想一次性将手头的钱全部投资出去,毕竟投资越大风险越大。
而现在他想到了一个生意好像可以试试,那就是大排档!
大排档这个生意要过几年才比较普遍,现在的时间点大多都是路边的小馆子,这也是之前李今越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的原因。
路边只有地摊,却没有了那种热闹带着香味的烟火热气!
李今越也不奇怪,其实大排档在金陵城早些年是有的,不过后来因为路边大排档总是出现一些闹剧,比如喝酒之后的矛盾一类,再加上改革开放之后的戒严,慢慢地也就没人做路边摊了,有能力的就搞个饭店,能力小一点的弄个小饭馆。
再过些年,很多外来人口发现金陵城没有这种闹腾的夜市,便萌生了想法弄了些大排档出来,最后成型变为夜市区。
那时候有好几家店都借着这个风越弄越大,其中最为知名的应该就是金陵大排档了,那本来是一家小饭馆,然后为了有生意开始聚集了各式各样的小吃,最终老板突发奇想将其变为了特色的金陵小吃店铺,才成为了后来的金陵大排档。
自己为何不可以先行一步呢?这个买卖的前期投资,可不大!
其实李今越本来想弄的不是大排档,而是炸鸡与奶茶。
毕竟在后世,炸鸡奶茶那绝对是高利润的食品买卖,一旦能做好那绝对是赚取钱财的大杀器,可惜他左思右想考虑许久还是放弃了。
现在已经有炸鸡店了,而且还非常有名气,那就是肯德基,位于三山街的贡院街,进场没两年,生意火爆。
对方的模式绝对是李今越没能力复制的,而且也没资金与对方相提并论。
最最关键的不可进行的原因是,如果他想赚点小钱,他可以在其他地方开个类似的炸鸡店,但赚多是不可能的,因为当地人的爱好!
国人的兴趣是有变化的,最早的时候所有人都厌恶外国的东西,他们不可以接受国外的食品之类的存在,觉得是在卖国,所以各种抵制。
而李今越这个时代,则是完全相反,所有人都在追崇国外的存在,出国移民这个词甚至可以成为无上的荣耀,而肯德基的来源便是国外,如果此时他开一家炸鸡店,所有顾客都会选择肯德基,而非他的炸鸡店。
哪怕距离很远,一开始能够依靠口味赚点钱,但伴随着肯德基的发展,开发各种加盟店后,他还是死路一条。
至于奶茶...
算了,李今越自己都没喝过几次,还想着在这时候自己研究出奶茶制作呢,而且奶茶在这年头可卖不上价格。
“一般的大排档还不行,必须要有特点特色,有一些别的店没有的菜色,而且专属于大排档才能有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