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计害死无辜孩童,心肠之歹毒,实在令人发指。再后来,韩信逃至三叉路口,不知哪条路通汉王营地。恰遇樵夫,他恭敬问路,樵夫热心指引。可韩信离去后,却担忧樵夫为项羽指路,竟折返将樵夫杀害。樵夫好心相助,换来的却是恩将仇报。更为恶劣的是,韩信儿时放牧,梦中听闻两神仙言,一处为风水宝地,祖坟葬此,后世出王爷;更下之处,后世出天子。醒来后,他四处打听祖坟无果,为求富贵,竟趁母亲熟睡,剪下其头发、指甲,埋于风水处,此乃‘活埋生母’之恶行,丧尽天良。如此种种恶行,折损了他的阳寿,本应享寿八十载,却落得个折寿四十年,惨死的下场。

    王麻子听到韩信如此恶行及悲惨结局,心中不禁咯噔一下,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但他还是心存侥幸地想,这不过是说书人编的故事罢了,哪能当真。

    盲三爷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接着说:再说说黄巢。黄巢本为一介书生,多次科举不中后,心生怨念,愤而起义。起初,他打着为百姓谋福祉的旗号,倒也吸引了不少受苦受难的民众追随。然而,随着势力的壮大,黄巢的本性逐渐暴露。他嗜杀成性,所到之处,生灵涂炭。就说那长安之战,长安城破后,他下令屠城,无数无辜百姓惨遭杀害,一时间,长安城内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哭声震天。据记载,那次屠杀的百姓多达八万余人。不仅如此,在行军途中,军粮短缺时,黄巢竟丧心病狂地命人建造巨型舂磨砦,将活人碾成肉泥充作军粮。如此灭绝人性的行为,简直令人发指。黄巢虽一时在战场上威风凛凛,建立了大齐政权,但终究逃不过因果报应。他的政权仅仅维持了四年便土崩瓦解。最后,黄巢在兵败狼虎谷时,被外甥林言所杀,年仅六十五岁。

    data-faype=pay_tag>

    王麻子听到黄巢的暴行与下场,心中有些震撼,但仍嘴硬地在心里嘀咕:哼,说不定是他运气不好,跟什么因果报应有啥关系。

    这时,盲三爷话锋一转:列位,咱再讲讲郭子仪的故事。郭子仪,那可是大唐的大功臣。年轻时,他外出游历,在山间遇一老道病倒路边。当时,天空湛蓝如宝石,山间野花烂漫,芬芳四溢。郭子仪心地善良,赶忙下马,将老道扶起,又是喂水,又是给干粮。老道感激不已,称郭子仪日后必有大福,还告知他若遇难事,可往东南方向寻一桃树,树下有洞,洞内藏有宝剑,可助其化险为夷。后来,家乡遭遇旱灾,赤地千里,颗粒无收。郭子仪不仅拿出自家粮食救济乡亲,还变卖产业换粮,带领乡亲挖井找水,不辞辛劳。投身军旅后,一次战斗中,他的军队陷入重围,敌军如潮水般涌来,形势危急万分。关键时刻,他想起老道所言,历经艰难险阻,找到桃树,获宝剑后奋勇杀敌,士气大振,成功突围。郭子仪不仅战场上勇猛无比,为人更是宽厚仁慈。手下士兵犯错,他因体谅其家中老小,从轻发落,那士兵从此对他忠心耿耿,愿为他赴汤蹈火。郭子仪对朝中同僚也十分友善,即便有人嫉妒进谗言,他也不计较,反而为其美言。最终,郭子仪福寿双全,活到八十五岁高龄,去世时满朝文武吊唁,百姓自发送行,可谓荣耀至极。

    王麻子听着郭子仪的故事,心中泛起了层层涟漪。他不禁开始对比自己与郭子仪的行为,心中第一次对自己过往的所作所为产生了一丝怀疑。但多年来养成的恶习以及心中的固执,让他很快将这种想法抛诸脑后。他觉得自己不过是为了生活,耍些小手段罢了,哪能跟这些大人物相提并论。喝完茶后,他便起身,依旧带着那副满不在乎的神情离开了茶馆。

    两欺善人不知悔

    没过多久,小镇上来了个外乡人陈清风。陈清风身着一袭道袍,一尘不染,面容和善,眼神中透着温和与智慧,脸上总是带着如春风般温暖的微笑。他平日里四处行医,免费为乡亲们治病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屠户回头:从恶到善的因果传奇简介 >屠户回头:从恶到善的因果传奇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