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年前的记忆碎片——父亲穿着白大褂,在钟楼里和陈叔一起刻下封魔纹,旁边放着半凉的豆浆和咬了一口的油条。

    原来地气眼的封印,从来都藏在这些烟火气里。他喃喃道。

    人间司的黑衣人从钟楼暗处冲出,这次他们的武器是改装过的和面机、绞肉机,表面刻满浊气咒文。林秋甩出蒸屉里的花卷,注入摊主老伯的豆浆灵气,花卷瞬间膨胀成软甲,挡住了黑衣人甩出的金属面团。

    陈叔,用炸油条的热气引动钟摆!他大喊,烟火气越旺,听风针的灵气越强!

    断戟劈向油锅,沸腾的油香混着钟声炸开,钟摆开始顺时针旋转,形成肉眼可见的声波涟漪。涟漪扫过之处,黑衣人手中的厨具纷纷炸裂,显形为被浊气污染的老物件——生锈的怀表、断裂的钢笔、缺角的算盘,都是老钟楼曾经的记忆。

    最后一个黑衣人倒下时,他胸前的断指骨发出蜂鸣,显形为刻有眼字的玉片——第三个地气眼对应的眼窍封印完成。林秋捡起玉片,发现上面新刻了行小字:豆浆三碗,油条两根,可抵浊气半升。

    老钟楼的钟声再次响起,这次是清脆的报时声,而非之前的杂音。老伯站在豆浆摊前,看着自己恢复正常的双手,突然从围裙里掏出个布包:你父亲当年常来我这,说等他儿子来了,就把这个交给他。

    布包里是半本《市井灵膳经》,封面画着骑电动车的人,车筐里装着各种早餐,每个餐盒上都有针灸纹路。林秋翻开第一页,父亲的字迹清晰如昨:灵气藏于人间烟火,针膳融于柴米油盐,吾儿切记,守玉不是守缝,是守这人间的热汤与晨光。

    街角的广告牌不知何时换了画面,不再是诡异的招新标语,而是老钟楼的全景照,下方配着骑手们送早餐的照片,广告词写着:每一碗热豆浆,都是给城市的补气汤。

    当第一缕阳光爬上钟楼尖顶时,林秋看见送餐箱上的青铜纹路又多了几个图案:油条、豆浆、包子,还有老钟楼的钟摆。灵器化的箱体正在吸收早餐摊的烟火气,变得更加温润,仿佛随时能端出一碗热汤。

    老张凑过来,盯着他手里的《市井灵膳经》咽了咽口水:小林,这书上有没有教怎么让烤冷面也发光我闺女说吃了你的饭团,数学题都会解了。

    有,林秋笑着合上书本,还教了怎么用煎饼果子的面香,引动路灯的电能,给电动车续航。他抬头望向钟楼,钟摆下方不知何时多了个小挂钩,挂着串铜铃铛——正是老伯刚修好的,给骑手们的平安符。

    电动车的引擎声混着油条的脆响,新的订单提示音响起。这次的地址是市中心的小学,备注写着:孩子们说教室的钟摆会哭,求送能让时间变甜的早餐。林秋发动车子,送餐箱里的豆浆灵气露晃出涟漪,倒映着晨光中苏醒的城市。

    他突然明白,父亲当年为什么选择当医生,又为什么让他送外卖。原来最好的灵气,从来都藏在普通人的生活里——是早餐摊的烟火,是骑手们的汗水,是每个为生活努力的人,心里那点驱不散的光。

    老钟楼的钟声再次敲响,这一次,钟声里混着千家万户的锅碗瓢盆响,混着电动车的引擎声,混着孩子的笑闹声。这些声音汇在一起,成了这个城市最稳固的封印,比任何古老的阵法都更强大,更温暖。

    第七章夜市麻辣烫的浊气香料

    霓虹灯带在夜市牌楼顶端明灭,林秋的电动车碾过黏腻的地面,送餐箱上的青铜纹路突然剧烈震颤——地气眼详图上的第四个红点,正位于夜市中央的麻辣烫摊位下方。烤串的油烟混着焦臭味飘来,他的灵眼扫过每个摊位,发现食客们的后颈都飘着细灰雾,像被剪断的数据线。

    陈叔,夜市地气眼对应鼻窍,他摸出父亲留下的《市井灵膳经》,书页在油烟中自动翻到香阵篇,浊气在污染食物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灵针外卖员简介 >灵针外卖员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