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好了。
程野抬头时,睫毛上沾着细小的石膏粉,现在该听你的了,我们该怎么处理
沈砚之忽然笑了,那是程野从未见过的、带着释然的笑:首先,我们需要一份完整的证据链。
他抽出林小羽的实训报告,小羽的数据纠错涉及学术诚信,这是校方最重视的部分。其次...
他指着监控里的条形码纹身,这个图案属于某家纹身店的定制款,我们可以通过工商登记找到店主。
程野看着沈砚之眼中闪烁的光芒,忽然想起他在讲座上展示陶片时的模样
——
那时的他,也是这样用理性的光芒,照亮破碎的历史。或许,真正的保护不是挥拳相向,而是像修复陶片般,耐心拼凑出最坚固的证据。
教务处的谈判持续到傍晚,当教导主任终于同意启动校园暴力应急预案时,沈砚之的声音已带着疲惫:根据《教育法》第
42
条,施暴者除了纪律处分,还需承担医疗费和精神损失费。
他转头看向程野,后者正用手机记录着每一条决议,指尖在屏幕上飞快跳动。
走出教学楼时,暮色已浓。沈砚之忽然停在一棵梧桐树下,从公文包取出个木盒:给你的,早上在实验室赶工修复的。
程野打开盒子,看见半片修复好的宋代茶盏,缺角处嵌着粒咖啡豆形状的银饰。茶盏内壁刻着极小的字,借着路灯微光辨认,竟是
野
字
——
和他在孤儿院时的签名一模一样。
这是在文物仓库发现的残片。
沈砚之的耳尖在夜色中泛着薄红,缺角的弧度和你拉花时的手腕轨迹一致,所以我擅自...
他忽然咳嗽一声,宋代匠人习惯在器物上刻下主人的字,或许这就是命运吧。
程野的指尖抚过银饰的纹路,忽然想起暴雨夜沈砚之口袋里掉出的《考古地层学》,封面上的咖啡杯涂鸦,此刻正与茶盏的缺角严丝合缝。原来早在三年前,命运就将他们的碎片,放进了同一个时光的研磨机。
回到咖啡店时,程野发现沈砚之的风衣搭在椅背上,口袋里露出半张纸
——
是他的备课笔记,页脚画着小小的咖啡杯,旁边标注:程野的拉花弧度符合黄金分割比例,可作为几何课案例。他忽然想起沈砚之在监控室说的话:每个碎片都有独特的纹路,就像每个人都值得被认真对待。
深夜打烊后,程野坐在阁楼灯下,用沈砚之送的软毛刷清理茶盏残片。刷子的毛质柔软而坚韧,和他给流浪猫梳毛的那把一模一样。他忽然想起白天在监控室,沈砚之输入实验室密码时,自己不经意间记下的数字组合
——
和孤儿院的门牌号惊人相似。
楼梯传来轻微的脚步声,沈砚之抱着笔记本电脑上来,看见程野正在研究他给的《田野考古手册》。屏幕上的
PPT
标题是:当咖啡豆遇见陶片
——
论现代修复技术与情感重构,其中一张幻灯片上,贴着程野处理伤口的照片,旁边写着:人类修复行为的本质,是对
完整
的永恒追求。
明天带你去实验室看新出土的陶片。
沈砚之指着手册里新贴的便利贴,上面画着程野拉花的图案,它们的纹路和你的奶泡旋涡惊人相似,或许可以用咖啡渣作为新型粘合剂的实验材料。
程野笑着合上手册,暖光从咖啡机的操作面板上漫过来,在沈砚之脸上投下咖啡豆形状的光斑:教授知道吗你讲起修复术时的眼神,比咖啡机的蒸汽还要温暖。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