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后,灾情得以控制,百姓们也被妥善安置,太子功成回京,盛帝难得在朝堂上夸赞了几句。结果没过几日京中突然有传言说,此次遭受水患的小河村村民并不是死在了洪水中,而是死于疫病。流言不知从何而起,却是在京中火速流传开来,最终传到了盛帝耳中。
太子此次回京,奏呈中提及了此次水患较为严重的清水县,其辖区有个叫小河村的村庄深夜遭受洪水冲击,全村共计一千六百五十八口人,无一人生还,并未提及有疫病之说。但流言之凶猛,谁也无法断言其真假。为了查明真相,大理寺与钦天监联合派人连夜南下,调查此次水患赈灾之事。
一队人马抵达清水县县衙时正是黄昏时分,清水县县令带着当值的官差们已在县衙外等候多时,为众人安顿好住处后,又设宴一同用了晚饭,推杯换盏间提及到小河村一事时,县令一度哽咽拭泪,言语间充满了对小河村一村老小的惋惜。
第二日众人分成了几个小队四散开来寻找线索,有一队走在街上时,恰巧碰见了一个偷东西被人追着打的小男孩,见其年岁小看着可怜便随手救下了,小孩浑身脏兮兮,却不像是流浪很久的样子,他们便问小孩家住何处,若是不小心走丢的,他们还能想法子给送回家去。
小孩狼吞虎咽吃了四个他们给买的包子,察觉他们并无恶意后,缓缓给出了答复。
他家在小河村,三个多月前村子遭了洪水,村民们被困在村子里好几天,死了好些人,后来来了许多官差将还活着的人都救了出来。他很小就没了娘,爹爹一不顺心就爱打他,还总不让他吃饭,被救出来那几天大家挤在一起,他便趁着爹爹暂时顾不上他撒腿跑了。走走停停,他就到了县城里,晚上睡在乞丐堆里,白天出来讨饭吃,偶尔饿极了也会去偷东西吃,只是十回有八回都会被人捉住,心善一些的会训斥他几句后把东西留给他吃,厉害些的就免不了一顿打了。
三言两语,却听得他们胆战心惊。若是小孩所说为真,小河村是获救了的,那为何奏呈中小河村却是皆丧生于水患,无一生还!
深知此事可能牵扯甚大,几人忙发出信号与其他小队汇合,带着小男孩将事情从头到尾又细细说了一遍,众人大惊失色!此事若有蹊跷,恐怕这整个县衙脱不了干系。
未免打草惊蛇,他们只能派人深夜潜入清水县衙翻阅小河村的户籍登记册,小男孩及其父亲的姓名年龄等身份信息郝然记录在册,小孩没有说谎,他的的确确是小河村人。
次日一早,众人来到县衙,不待他们有所反应,直接将县令等人捆了起来扔在了刑房里,勒令其将事情来龙去脉一五一十讲清楚,若是不愿说便将所有刑具挨个使用一遍,直到肯说为止,起先无人开口,他们便随手抓了一个官差出来杀鸡儆猴,没等换第四种刑具,县令便吓得尿了裤子,跪地痛哭,将小河村一事完完整整的说了出来。
小河村其实是获救了的,村民被困在洪水中好几日,期间死了不少人和家养的牲畜,剩下的人被救出来后暂时集中在郊外一空旷处安置,没几天突然有几人起了烧,发了病。他们请了郎中来,郎中看过后面色发白,颤颤说可能是疫病,接下来两日,陆续又有不少人起了相同的症状,眼看着越来越多的村民病倒,若是放任不管,后果不堪设想。
县令慌了手脚,彼时太子恰巧就在清水县,他忙向太子求助,想要寻求解决之法,二人商议半晌,最终太子决议从源头斩断一切可能,命其安排人手于深夜时分潜入,将小河村幸存的一众人灭了口后就地掩埋,处理了源头,问题自然迎刃而解,凡是知晓此事的人也皆被封了口,可谓神不知,鬼不觉。
大理寺与钦天监的人未曾料到此事竟有太子参与其中,兹事体大,他们连忙派人带着县令等人的认罪书火速赶回京城,亲自将其呈给盛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