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但他顾不上疼痛,继续尝试。
他试着用热水浸泡竹篾增加柔韧性,可浸泡时间短了没效果,时间长了又影响竹篾强度。
这时,一位助手想起曾在古籍中看到过一种特殊处理竹篾的方法,用某种植物汁液浸泡竹篾,能增强其韧性。
徐贤听闻,立刻让助手寻找相关植物。
经过一番周折,终于找到那种植物。
他们将竹篾放入汁液中浸泡,满怀期待地等待。
当浸泡好的竹篾取出,徐贤小心翼翼地开始编织。
这一次,竹篾仿佛听话了许多,虽仍有难度,但总算能编织出大致形状。
可当框架完成,准备安装灯泡和灯罩时,徐贤发现整体造型并不美观,与他设想的简约时尚风格相差甚远。
看着眼前并不理想的成品,徐贤有些沮丧。
但他深知,新品研发本就充满坎坷,不能就此放弃。
他决定重新审视设计,从细节入手,对造型进行优化。
他坐在工作台前,对着台灯框架,陷入沉思,脑海中不断构思新的改进方案,新一轮的挑战又摆在了他面前。
8
柳暗花明与未来展望
徐贤盯着那盏不尽人意的竹编台灯,陷入了长久的思索。
他不断地在纸上勾勒新的设计草图,每一笔都倾注着对成功的渴望。
助手们围在一旁,看着他专注的模样,都不忍心打扰。
经过反复推敲,徐贤决定对台灯的整体结构进行大刀阔斧的调整。
他将原本较为繁琐的竹编部分简化,突出线条的流畅感,以契合现代简约风格。
在细节处,他巧妙地融入一些传统竹编的纹理,增添文化韵味。
重新选材时,徐贤更加谨慎。
他跑遍了周边的竹林,与当地的竹农深入交流,终于找到了一种质地更为坚韧且富有弹性的竹子。
回到工作室,他亲自对竹子进行处理,每一道工序都亲力亲为,确保竹篾达到理想的状态。
再次编织台灯框架时,徐贤已然胸有成竹。
他手法娴熟,竹篾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灵动地穿梭交织。
一旁的助手们也各司其职,帮忙传递工具,协助调整细节。
经过数小时的努力,一个造型优美、线条流畅的台灯框架呈现在众人眼前。
安装灯泡和灯罩时,徐贤格外小心。
当最后一颗螺丝拧紧,他轻轻按下开关,柔和的灯光透过竹编灯罩散发出来,映出温馨而独特的光影。
那一刻,工作室里所有人都欢呼起来,徐贤眼中也闪烁着激动的泪花。
这款竹编台灯一经推出,立刻在市场上引起了轰动。
新颖的设计、精湛的工艺,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
订单如雪花般飞来,徐贤的竹编工作室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随着订单的增加,徐贤开始思考工作室的未来。
他深知,想要持续发展,不能仅靠自己和几位助手。
于是,他决定扩大规模,招聘更多专业人才,包括设计师、工匠等。
他还计划与当地的职业院校合作,开展竹编技艺培训课程,为行业培养更多的后备力量。
同时,徐贤积极拓展销售渠道。
除了传统的线下销售,他大力发展线上电商平台,让竹编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他还参加各类文化创意展会,提升品牌知名度。
在徐贤的努力下,竹编这一传统技艺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他用自己的坚持和创新,不仅实现了竹编事业的成功,也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