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军的深入,章邯也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困难。后勤补给时常中断,士兵们时常忍饥挨饿;疾病在军中蔓延,许多士兵还未上战场,就被病魔夺去了生命。章邯心急如焚,却又无能为力,他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士兵一个个倒下。
将军,这样下去不行啊,士兵们都快撑不住了。副将焦急地对章邯说道。
章邯皱着眉头,说道:我也知道,但如今粮草短缺,医药匮乏,我实在是没有更好的办法。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跑过来报告:将军,前面发现了一座村庄,村里有不少粮食和草药。
章邯心中一动,说道:走,去看看。
当他们来到村庄时,却发现这里早已被战火洗劫一空,百姓们流离失所,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章邯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一阵刺痛。他知道,这场战争不仅给敌人带来了灾难,也让无数无辜的百姓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将军,我们怎么办副将问道。
章邯沉默片刻,说道:我们不能拿百姓的东西,哪怕是为了军队的生存。传我命令,全军原地休整,派人寻找其他补给来源。
士兵们听了章邯的命令,虽然心中有些不满,但还是默默执行了。章邯看着这些士兵,心中既欣慰又无奈。他知道,在这个乱世之中,要想保持一份良知和正义是多么的困难,但他始终坚信,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大秦帝国的百姓。
渭水别(大军开拔)
章邯望着渭水上凄惨的一幕,内心五味杂陈。他的手紧紧握着缰绳,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缰绳深深勒进掌心,渗出的鲜血顺着缰绳缓缓流淌,可他浑然不觉。眼前的景象,让他心中的悲愤与无奈如汹涌的潮水般翻涌不息。黎明前的渭水泛着尸白,三十万刑徒军赤足走过冰面。章邯看着队列中那个跛脚少年——他背上麻布裹着的陶罐里装着母亲的骨灰。
那个跛脚少年,每一步都走得艰难而沉重,仿佛背负着整个世界的苦难。章邯知道,少年心中怀揣着对母亲的无尽思念与悲痛,而这一切的根源,正是这腐朽的世道。他看着少年,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责任感,想要保护这些可怜的士卒,可现实却让他感到无比的无力。
将军,怎么办司马欣一脸焦急地看着章邯,等待着他的命令。
章邯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说道:先不要轻举妄动,看看情况再说。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透着一丝疲惫与无奈。
此时,那位发髻散乱的老妪仍在雪地里翻滚哭嚎,她的声音凄厉而绝望,仿佛要将这世间所有的痛苦都宣泄出来。章邯望着老妪,心中一阵刺痛。他知道,在这战争的背后,是无数家庭的破碎,是无数百姓的血泪。
将军,这仗打得太惨了,兄弟们都快没信心了。另一位副将董翳忍不住说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担忧与迷茫。
章邯没有回应,只是默默注视着前方。他的脑海中浮现出昨日军册里的记录,这支所谓的大军,本就是一群被命运捉弄的可怜人。那些因交不起口赋被黥面的农夫,原本只想在土地上辛勤劳作,养活家人;那些替贵族顶罪的墨家子弟,秉持着兼爱非攻的信念,却被迫卷入这残酷的战争;还有那十二岁就被充作刑徒的铸币匠遗孤,本该在父母的呵护下快乐成长,如今却要在这血腥的战场上挣扎求生。
将军,敌军好像有动静!一名士兵大声喊道。
章邯立刻回过神来,抬头望去,只见敌军阵营中尘土飞扬,显然是在准备发动进攻。他握紧手中的长枪,大声喊道:全体将士听令,准备迎战!
随着章邯的一声令下,三十万刑徒军迅速列阵,尽管他们面容憔悴,眼神中透着恐惧,但还是硬着头皮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章邯骑着战马,在阵前来回奔走,鼓舞着士气: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