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章 大恩德
么我请问,大明百姓的生活为何还如此困苦?”

    朱棡毫不畏惧朱元璋的威势,直面他的目光道。

    朱棡的话犹如重重一击,砸在朱元璋心间,令他一时哑口无言。

    许久之后,朱元璋注视着朱棡,内心百感交集。

    确实如此,无论朱元璋如何努力,大明百姓依然挣扎于水深火热之中。

    不过说实话,他也已竭尽全力。

    “但大明刚建立不久,正是百业待兴之际,父皇也希望天下安宁。”

    “相较于暴虐的前朝,百姓生活已有改善,剩下的还需慢慢规划,不可操之过急。”

    面对朱元璋的沉默,朱标径直走出一步,看着朱棡摇头道。

    这并非朱标有意拆弟弟的台,而是此事关乎家国大局,朱标只能站在朱元璋这边,而非支持朱棡。

    毕竟若连朱元璋都对自己产生怀疑,这对天下百姓绝非好事。

    再者,大明建国不过数年,十年都不满,若要恢复中原元气,岂止十年?

    至少三十年以上,才能让百姓看到繁荣景象。

    所以从实际来看,朱元璋怎能有错?

    “大哥,我在太原三年,从未动用过朝廷一两银子,这事你身为太子,应当清楚吧?”

    对此,朱棡直视朱标道。

    “嗯。”

    朱标当然知道,便点头回应。

    “那么,试问应天府郊外,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衣衫褴褛,饥肠辘辘?”朱棡目光转向朱标问道。

    朱标几乎没有思索,直接点头承认:“有。”

    虽然应天府是大明的国都,但仍有不少流民游荡,挨饿受冻并不稀奇。他们流落至此,尚无稳定的生计,这是常理。

    然而短期内朝廷也束手无策,只能逐步安排。若无法支撑,也只能归结为天意。

    这不是大明的过错,而是整个天下的难题。历朝历代皆如此,大明又能怎样?

    即便朱元璋倾尽全力救济灾民,也如杯水车薪,即便倾尽国库,也难以满足需求。

    虽心痛,却无可奈何。

    “你们不妨去太原看看,在我的治理下,太原是否也有如今大明百姓的悲惨境遇!”

    面对朱标的回应,朱棡冷眼望向朱标说道。

    话毕,他迈出一步,准备离开坤宁宫。

    然而走到门口时,他停下脚步,回头看向朱元璋。

    “父皇,您平定中原,驱逐胡虏,堪称再造华夏,但您确实不懂治国之道。”

    “太原会证明我的话没错。”

    稍作停顿后,朱棡正色道:“您减轻赋役,为百姓减税,这一点没错,但您可曾想过,这对那些吃不上饭的百姓有何意义?真正贫穷的人根本无力耕种土地,所以您的减税政策究竟惠及了谁?”

    说罢,朱棡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坤宁宫,原本和乐的家庭聚会因此变得尴尬无比。

    面对朱棡近乎质问的话语,朱元璋未如往昔般震怒,长久沉默之后,他目光复杂地望着朱棡离去的方向,内心波涛汹涌。

    不仅是朱元璋,马皇后与朱标的眼中也掠过一丝复杂神色。

    即使朱樉这等直愣愣的人也不禁微微蹙眉。

    ------------

    “不论是在元末的乱世,还是如今的时局,普通民众确实还在出售土地,只为勉强维持生计。”

    随后,朱标才转向朱元璋说道。

    世间就是这样,卖地换粮,只为活下去,那么所谓的减轻赋税,到底惠及的是谁呢?

    这对百姓的生活真的有所改善吗?

    并非如此,这才是现实。

    毕竟经历了元末战乱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在大明当暴君简介 >我在大明当暴君目录 > 第2章 大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