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7章 您这玩笑可开不得
璋沉吟片刻,说道:“徒儿啊,皇帝的意思是,他们有功,但功绩不足以封爵。不如让他们回朝继续磨炼,待将来再建新功,到时候父子同享爵位,这样的荣耀,皇帝愿意赐予。”

    “毕竟我们还能拼杀一阵子,终究会老去,到那时,大明的第二代就要挑起重担了。”

    常遇春接着说道,又拍了拍朱棡的肩。

    马皇后温言说道:“你父亲与你的师父所言甚是,就像咱们的大哥,当年立下的功劳不少,却终究未能受封。”

    众人听后,心中皆有所思,这提到的大哥还能有谁?

    未来的明朝西平侯、黔国公、云南王沐英,不仅是这样的身份,他还是朱元璋与马皇后收养的儿子,自幼便在宫中长大。

    因此,朱棡三兄弟从小就称沐英为大哥。

    “大哥该回来了吧?”朱标说着,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

    “确实是快要回来了。”提起沐英,朱元璋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大哥这次要回京了?”朱棡的眼中则掠过一丝深思。

    按照历史进程,此时的沐英应当仍在关陕地区训练兵马。

    接着便是吐蕃残余势力劫掠乌斯藏使者,引发朱元璋震怒,决定发兵征讨吐蕃。

    而沐英就以征西副将军的身份,随卫国公邓愈出征吐蕃。

    尤其因为此战,沐英被封为西平侯。

    但这也是将星陨落的一战,在班师回朝的路上,邓愈病逝。

    朱元璋闻讯悲痛不已,停朝三天,亲自迎接灵柩并祭奠,追封邓愈为宁河王,谥号武顺,入太庙配享。

    “邓镇和汤鼎目前确实不宜封爵。”朱棡沉思良久后,转向朱元璋道:“还是再等等吧。”

    今日若不是提及的是沐英,朱棡或许还能争辩一番。

    但既然提到的是沐英,朱棡实在难以不顾及自己兄长的颜面。

    不过此事尚有转机,毕竟沐英即将回京,这一次征讨吐蕃,不如就让沐英担任主将,邓镇与汤鼎为副将,发兵出征。

    这样一来,不仅自己的兄长能够封侯,就连邓镇与汤鼎也能凭战功受封。

    其实一开始,朱棡为兄弟求的并非是侯爵,而是伯爵。

    “嗯,不过我们也不会亏待邓家和汤家的孩子,等他们回朝之后,定会给予重任。”

    朱元璋听罢,满意地拍拍朱棡的肩说:“他们出征草原的功劳,暂且先记着。”

    “好。”

    朱棡微微点头。

    “这样看来,我大明的下一代将领,将来都能够独当一面。”

    朱棡说完,徐达举起酒杯,笑着对朱元璋说道:“这是我大明之福啊。”

    “要是当初把那两个小子一起送到太原就好了,现在想起那俩家伙,我就头疼。”

    常遇春也举杯,却带着埋怨的语气说道。

    “子孙自有其运数,天时地利皆有定数,想想当年邓愈和汤和也被气得够呛。”

    “可现在呢?大概做梦都能笑醒吧。”

    徐达感慨道。

    当年朱棡离京时没带汤鼎与邓镇,但这两位硬是要跟着到太原。

    那时邓愈和汤和差点跟他们断绝父子关系。

    谁能料到,如今邓镇和汤鼎竟是淮西第二代中最早在草原扬名的。

    “虎父无犬子,过几年就把他们都派到军中锻炼锻炼。”

    “总有一天,他们会成为我大明的支柱。”

    看着老兄弟们感慨,朱元璋也举起酒杯,笑着说。

    三人喝完酒后,竟不约而同地看着朱棡。

    “师父,徐叔,你们放心。”

    “等我忙完朝廷的事,就把他们送去军营训练。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在大明当暴君简介 >我在大明当暴君目录 > 第27章 您这玩笑可开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