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于志宁告黑状
“西山?”
李世民微微皱眉,随即又舒展开来,了然地点了点头。
“既然是你办的,自然按照你的意思!”
听到这话,李承乾眼珠子骨碌碌地转了转,如此一来,西山也能提早打出名声。
想到这,他心里已经开始计划起来。
既然是诗会,自然要找一些身份高辈分高的,在文人圈子,谁的名声最大辈分最高?
那自己的几个老师绝对榜上有名,找他们准没错。
至于参加的,自己堂堂太子亲自邀请,谁还能不给面不成?
你来没来我可能不一定记得,但谁没来,我可是一清二楚。
他笑着告别老爹,就开始回去写起了计划书。
第二天上早课时,不等孔颖达讲课,他便率先发问。
“老师,父皇让学生举办诗会,老师可以什么好的建议?”
“陛下让你举办诗会?”
孔颖达倒是有些意外,自家学生虽然聪慧,但毕竟只是八岁稚童,举办诗会,倒是有些过早了,恐怕难以打出名声,让人信服。
“是的老师,学生准备在长安县的西山举办。”
“那边地广人稀,风景秀美,不知老师可愿意前往一观?”
李承乾主动邀请,让孔颖达有些纠结。
一方面是自己看好的学生,另一方面自己确实不想掺和这事。
毕竟这年轻人的诗会,自己过去有些掉价了。
但不过去,怎么给自家学生壮声势呢?
他沉默良久,最终还是点了点头:“算了,老夫跟你一起过去瞧瞧吧!”
“多谢老师,学生就知道老师最好了!”
李承乾高兴地恭维了一句,只这一句话,便让孔颖达喜笑颜开,连声感叹自己没看错人。
懂事,说话又好听,又是地位稳固的太子,这种学生他不喜欢,还能喜欢谁呢?
解决完这个,李承乾美滋滋地上起了课,等孔颖达的课上完,下面还有夫子于志宁的课。
李承乾故技重施,刚上课就提出了自己要办诗会的事情。
于志宁倒是没表现出什么意外之色,仿佛稀疏平常一般地点了点头,“不错,陛下看着你,可得努力办好这诗会才行!”
“老师,学生准备把诗会地点定在西山,不知老师可否一起前往?”
李承乾希奕地看着他,可爱的问道。
“不必了,你们年轻人的聚会,我这年纪也不合适,还是算了吧!”
于志宁不假思索便拒绝了,小小诗会就想让我到场,想什么呢。
“老师,孔夫子已经答应了,老师过去也可与他为伴!”李承乾不死心,又说了一句。
“呵呵,看来他是越活越回去了,一把年纪了,还如此攀附权贵,简直连连面都不要了!”
于志宁不满地骂了一句,面露不忿之色,随后指责道:“太子殿下,做什么事还是一步一个脚印,切莫好高骛远,耍小伎俩!”
“有孔夫子参加的诗会,就算这诗会名声再大,别人也会以为是孔颖达那老匹夫的功劳。”
听到他的话,李承乾有些不满,这老小子,玛德不去就不去,怎么还带人身攻击的呢?
而且你说我就算了,自己人模狗样的,还好意思说人孔颖达这么好的老师,真是不要面皮啊!
“于夫子,这话过于有失偏颇了吧!孔夫子前往,那是对学生的拳拳爱护之心,担心学生应付不过来!”
“于夫子不愿帮忙就算了,还如此泼凉水,怀疑他的所作所为,恐怕不是名士所为!”
他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声音洪亮。
重活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