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招收一些稚童学习
李承乾笑着摆了摆手:“诸位谬赞了,只是平常拙作,诸位不要在意。”
“今日诗会,大家畅所欲言,若有佳作,还请拿出,有孔夫子再次评判,诸位应该不用担心会有偏颇!”
孔颖达也适时开口,“不错,诸位学子有什么佳作可以交上来,有老夫在,必让其登报传示天下!”
一边说着话,一边还不忘给自家弟子打广告。
可应和着却寥寥无几,大家都知道自己什么水平,这边太子殿下已经写出了可以传世的名篇佳作,他们写得再好,也不过是绿叶甚至垫脚石罢了。
与其如此,不如再静待时机。
此时,几乎也没什么人还有作诗的心思了,都在考虑回去之后,跟家里长辈讲述。
见状,看天色渐晚,李承乾也没有再做挽留,本就是做个样子罢了。
他随意地摆摆手,然后让他一人送了二两茶叶,几块新出的肥皂和糖,派人给他们送回家去。
随后,跟着孔颖达也笑眯眯地离开了。
马车上,看着一心批阅的孔颖达,他笑着问道:“老师,你以为,西山如何?”
“有山有水有松有竹,不失为一处好地方!”
孔颖达头都不抬,随口应答。
“那老师以为,在西山创办书院如何?”李承乾继续问。
“创办书院?”孔颖达有些意外,抬头看向他,狐疑地问道:“这是何意?”
见他如此,李承乾也不再卖关子,直截了当地行了一礼,道:“学生想创办西山书院,不知老师可愿意帮学生?”
“办书院?你?”
孔颖达看向他的目光多了几分严厉:“太子,莫要眼高手低,开办学院,非一朝一夕,也不是你想的这么简单!”
“更何况,你乃大唐储君,若是办得不伦不类,丢的也是陛下的脸!”
“你虽聪颖,但依旧只是八岁稚童,不会让人归心的,到时候,即便是办起来了,也是为别人做嫁衣,此事还请殿下徐徐图之!”
孔颖达一番话有理有据,孔氏传家千年,自然不是普通家族所能比拟的。
关于教书育人,他相信没几个人能跟他相提并论。
“殿下,开办书院,不是您想的这么简单。”
“一,你要有藏书。”
“二,你要有学生。”
“三,你要有夫子。”
“四,你要有名声。”
“其次才是选址和其他。”
听着他的一番话,李承乾细细品味,良久,又问道:“老师,学生若是有书,有学生,有夫子,有名声,那这书院可能开起来?”
“那是自然,若是殿下能举皇家之力,让学子遍观皇室藏书,自然没问题。”
孔颖达点头,但还是提醒道:“但到那时,这院长之位,恐怕不会是太子,而是陛下或者是皇室宗亲中声名远扬之人!”
李承乾有些不甘心,又问道:“那夫子,若是学生只收刚刚启蒙的学生呢?”
“只收些启蒙稚子?这般小打小闹,应该没人看得上,如此,殿下可自行安排!”
“只是这样,老夫倒是不明白殿下所为了,莫非是为以后培养人才?可这样,殿下等他们成才,在朝堂上有话语权,恐怕得几十年之后了!”
孔颖达分析着,愈发疑惑,搞不懂他什么意思了。
李承乾没有解释,反而笑道:“既然如此,那学生就招收一些刚刚启蒙的稚童了!”
对他而言,招一些小孩子更好,毕竟他教的东西,可不是如今那些士子所学的。
只需要识字的稚童,便能开始学习了。
孔颖达见他这么执着,不由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