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变得心猿意马,一等放课就一窝蜂一样簇拥到长孙冲周围。
对这些学生来说,老先生讲课无趣的很,坐监等于是坐牢,而且还学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
反倒是来此结识同窗,搭建人脉网络更为实际。
像是长孙冲这等顶级权贵子弟,更是大家都急于阿附的对象,人人趋之如鹜。
长孙冲自觉出身高贵,才华出众,在国子监内目无余子,以往是绝不肯与众人敷衍的。
不过嘛,今日他重任在肩,一反常态的与众同窗有说有笑,着实让有些平时巴结不上的官宦子弟受宠若惊。
长孙冲来国子监的路上,就想好了该如何行事。
他一边与人周旋,一边不动声色的左右张望。
等那个高大的身形走近时,长孙冲心中暗喜,表面上却故作苦恼的说道:
近日有一道难题,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周围的学生正愁没办法吸引长孙公子的注意,这个时候都以为机会来了,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似的,拼命表现:
长孙公子请说,说不定我知道。
小可不才,愿为长孙公子解惑。
呸,你还能比长孙公子更聪慧更有才不成不过嘛,一人计短,众人计长,在下说不定有一得之愚。
这边的热闹吸引了众学子的目光,长孙冲见那人果然好奇的伸长脖子在张望,暗自得意的说道:
仁德坊柳巷有一义商杨凡,豪言愿远赴万里之外,购粮回朝来缓解各地灾情。
那么问题来了,先生们都说‘士农工商’,士最贵,商最贱。
这等义商,真的鄙贱吗请各位同窗教我。
长孙冲这一番话,不可谓不毒辣。
杨凡明明当时只是给魏征打个比方,他就直接给当成事实来宣扬。
表面上他还对这义商钦佩无比,纠结于商贾鄙贱与否,看似在为杨凡打抱不平,实则是用心险恶。
国子监内的学生,全是贵族子弟,最次也是官宦人家出身,少有人经历过民间疾苦,更不用说通晓世道人心。
光一个义商是否鄙贱,就严重挑战这些富贵学子的三观。
一时之间,所有的学子们都陷入凌乱当中。
虽然他们这些人都是士人阶层,相当一部分人都觉得,商就是商,再怎么是义商,也摆脱不了贱的标签。
可是现在很明显,长孙公子并不这样认为,所有无人出声,反倒不约而同的开始绞尽脑汁,想要在颠覆三观的说出些义商高大上的观点来迎合长孙公子的胃口。
然而,国子监的这些学生,爱好学习的少之又少,饮酒作乐或许很擅长,让他们颠覆学说,实在是强人所难。
即便有人抢着开口讨好长孙冲,说出来的言辞也是辞不达意,牵强附会,很快就被其他人驳斥的哑口无言。
就在众学生闹成一团的时候,教室门外走进来一人:
何故吵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