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9章 会议
    “吧嗒。”

    罗方不停嗑着瓜子,莫名其妙地感慨道:“哎呀,这瓜子味道怎么有点甜呢,吃着可不像寻常炒货铺里买的嘞。”

    “真的?”李天宝不明就里,捻起一枚葵花子,送入嘴中,惊奇道:“还真是,怕不是加了糖霜炒的罢?”

    罗方不答,只是呵呵直笑,笑的意味深长。

    两人回房间里嗑了半天瓜子,边嗑边唠着聊天,又有人找上门来。

    这次来的是商队伙计,原来是叫他们去仓库的,销货的掌柜请两人过去,有事情要商量。

    李天宝也不墨迹,戴好毡帽、披上大氅,与罗方一同骑上新买的马,随伙计出发了。商队在客舍不远处租了一处大宅院,上面挂了升隆号的旗子,大多车马货物都在此处停放。

    门口坐着几个精悍小伙儿,正围在一个炭盆边上烤着,见李天宝来了,纷纷起身打招呼。李天宝回了几声,便随着伙计进去了。院里是许多拉车、车上叠放许多箱子、盖着油布,有些已经被打开,里面空荡荡的,显然是出掉了。

    一个裹着厚厚袄子的中年男人正在与几个伙计拿着账簿货单盘算,见李天宝来了,便笑道:

    “憨大个儿来哩,咋今个不怕冷哩,一叫就到?”

    李天宝一翻白眼,“额算是整明白了,就是恁个老小子传出去叫额憨大个的。”

    中年男人呵呵一笑,道:“来了就行。额们在宁远这主城该出手的东西都出手差不多了,总体来看收益还是比预期要高的,看来快到元日了,确实各大商家都懒得计较锱铢。”

    寒暄没两句,便进入了正题。

    这个叫阳裘的商队掌舵人先问了问李天宝人手补充的情况,还有之前死去的马成儿抚恤的问题,把一切敲定妥当之后,转而告诉李天宝,他在宁远官府那边的关系,托他帮忙带几个人和一批货去义州。

    先说这阳裘。他的成分相当复杂,晋阳阳家在升隆号诸多掌柜之一,是常年跑山西——辽东这条线的大掌舵,经营了许多人脉。李天宝的“夜枭营”便是其合作对象之一,当然,明面上有许多心照不宣不会去互相深究的点,这样出了事也好互相撇清。

    而托阳裘带东西去义州的官府‘关系’,也是大明边镇与满清复杂又彼此错综纠缠的官、商生态中那不起眼的、灰色地带的一环罢了。

    这种事并不罕见,常年的边境征战导致朋友、亲戚、甚至同僚分属于明清两个不同阵营,需要联系沟通的时候,多少都会把希望寄托在这些穿行两国边墙的商队身上。

    只不过大部分合法商队只能在边墙之内停步、将携带的货物商品交付给边墙之外的另一方罢了,而李天宝所处的这支商队,属于另外一种情况——敢于大着胆子越过边墙,到另一头,换个名号继续深入的那种。

    这种队伍非常少见,得有非常非常过硬的官方关系和实力才敢如此,而阳裘,这个总是一脸和气笑容、诙谐幽默的中年人恰好就具备这种过硬的实力与关系。

    李天宝是个知趣的,也没问究竟要带什么东西、是哪位大人的托付,只与阳裘确认好了一路上要走的路线、补给点、还有哪些地方可能会遭遇明军游骑哨站、该如何应对。

    正所谓事前多虑,做好了万全准备,才能达成预期目标。

    阳裘拿着一幅舆图,在上面指指画画,李天宝跟着点头,将其中关键点记在心里。忽然,阳裘转而问道:“天宝,你说找了个满清逃人当向导,确认可靠么?”

    “这是个可靠的,他与额们在中左千户所城一齐逃出来的,救过额命一遭,又是西洋教士的附庸,”说着,李天宝干脆把新补充进来的多尔泰与叶思珣有关的情况都告诉了他。

    当然,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这是拎得清的。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明末:开局一条枪,杀穿丧尸潮简介 >明末:开局一条枪,杀穿丧尸潮目录 > 第29章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