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六十七章:乾隆认证的鸭子
    :乾隆认证的鸭子

    “相传乾隆十六年,天子南巡到咱这,忽闻江风裹挟奇香,循味踏入巷尾无名小铺。只见油纸包裹的鸭脖金黄油亮,入口先甜后麻,辣意似游龙戏珠,卤香直冲天灵!帝王连啃三碟拍案叫绝:此味只应天上有,快将方子送御膳房!我家先祖却伏地叩首:祖传十二味草本卤方,离了本土水熬的老卤,神仙也难复刻!"

    李阳说的兴高采烈:“其实本土水啥的都是托词,只是先祖不想献上秘方罢了,真正的秘方就是这个味引子,一小把就能把味全引出来,而且这是十二位中草药精制而成,有滋阴壮阳,安神排毒的神奇功效~”

    当李阳说道滋阴壮阳的时候,在场所有男人都忍不住咽了口口水,看向这口大锅的眼神都炽热了几分。

    就小黑子这个下屁孩关心的是另外的:“大哥,你这讲的忒好了,比我听过的评书还好,再讲一段呗~”

    李阳瞎扯这一大堆可不是闲着无聊搞着玩的,一是拿手中的面粉充当所谓的药引子,保护真正的秘方,二是多少建立一点文化价值。

    后世乾隆是最忙的帝王,他一辈子不仅仅忙着给文物盖章,调戏各路美女,还时不时地出没在各个角落里的小吃店中,什么乾隆御鸭一类的都要想方设法跟乾隆沾个边。

    大家都知道是假,但没这乾隆认证似乎就缺了点啥。

    李阳懒得理小黑子,紧紧的盯着这一锅卤鸭子,隔一会拿起大勺把锅里的鸭子捞出来看看,等看到里面的鸭货已经变成琥铂色的时候,就赶紧把它们捞出来,换新的鸭货下锅。

    等鸭货卤的差不多了,就开始下土豆、海带、莲藕等素菜,李阳一边干,一边不停的给周围人讲解,这家店是总店,总要开分店的,到时候那些认真听,认真学的迟早要放出去做店长。

    看东西都搞得差不多了,李阳派出去三个能说会道,带着鸭货出去卖:“鸭头一个三毛,鸭脖三毛一根,鸭爪子一毛一个,鸭身子一个8毛,就这么卖!”

    一旁的周胖子听得咋舌道:“我哩个娘~这是三倍以上的利啊!再说这鸭头和鸭脖子也太贵了吧?鸭身子这价还行。”

    这年头人们吃东西,还是简单粗暴地吃肉,条件反射的还是觉得肉多就是好。

    李阳笑笑,直接递给对方一个鸭头和鸭脖子:“尝尝~”

    周胖子接过来,直接就开始大嚼起来,他越嚼眼睛越亮,吃完后不自觉的伸手想去那:乾隆认证的鸭子

    李阳把走街串巷的人派出去后,自己提留着一堆鸭货就去了前台:“今个咱们试营业一下,看看生意咋样。”

    ……

    生意不咋样。

    一直等到了晚上,李阳也就卖出了十来只鸭子,而且大部分都是鸭身子,利润最高的鸭头鸭脖子就没卖出去多少,而且还有不少来买的人被李阳认出来了,都是自家伙计的家长。

    也算是情理之中吧,毕竟阳市这边传统是做老鸭汤,谁也没见过把鸭子卤了卖的,刚出现一种进嘴巴的玩意,大家不怎么当回事是正常的,后世短视频平台上那种随便拿出个东西就挣大钱的,全是想挣你加盟费的。

    这年代也没抖音等方便快捷的带货方式,要想做出口碑,只能靠时间慢慢磨,要等买了东西的客户口口相传,才能把口碑传开,按李阳的估算,没个十天半月客流量很难有变化,他已经做好了长期抗战的准备。

    那就慢慢磨吧~

    李阳的底气很足,他的底气就来自中县自个留下的团队,陈雪梅和赵红兵已经垄断了整个中县的菜市场买卖,所有的农副产品现在都要李阳点头,才能进入县城。

    中县的农民已经不会每天跑老远的路去县城卖农副产品了,他们会把东西卖给上门收购的自家后生,城里的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重生1983:辍学后,我成时代首富简介 >重生1983:辍学后,我成时代首富目录 > 第六十七章:乾隆认证的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