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永华逝经纵情北园
负了台湾人民的期待。我答应你,自今日起励jg图治,不再纵饮狂欢。来!为父一时感慨良深、诗兴大作,你帮我磨墨。」
郑经本来就工於诗赋、善於文学,国事闲暇之余,常与宁靖王舞文弄墨、咏诗歌赋。当下有感而发,命人取来笔墨,就亭柱上挥毫。
胡虏腥尘遍九州,忠臣义士怀悲愁。
既无博浪子房击,须效中流祖狄舟。
故国山河尽变se,旧京g0ng阙化成丘。
复仇雪耻知何日,不斩楼兰誓不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话说冯锡范与刘国轩随郑经归台後不久,有天两人一同拜会了陈永华。三人一见面,陈永华立即执起刘国轩的双手称谢:
「国轩兄,此次西渡,郡王与全军多亏有你,才能安然返回台湾,阁下居功厥伟啊!」
「听参军之言,让国轩惭愧了。败军之将,岂敢言功。」刘国轩说。
刘国轩低下头,一脸羞愧。
「胜败乃兵家常事,所谓善败者不亡,如何在战局挫败时确保部队不会一溃千里,将兵败的损害程度减至最低,这才是身为将领的首重责任。昔者诸葛卧龙就是善败之将,数度在兵败之刻智退追击的魏军,陈仓退兵时斩杀了魏将王双,卤城撤军时又在木门道ssi了名将张合,最後更在人生谢幕时上演了si诸葛吓走活仲达,屡次率领败军从容而退,保全了蜀军将士x命。此回郡王东渡,幸赖将军调度有方、撤退有序,东宁全军才得以周全。」陈永华说。
「参军所言甚是,国轩兄确实是我军栋梁啊!倒是锡范自觉惭愧,护驾西征,毫无寸功。归来後仍居其位,实在感到羞赧!我打算上禀郡王,请求解甲归田,悠游以终余年。」冯锡范说。
「难得冯侍卫也有如此自觉啊!」陈永华说。
不知陈永华是有意还是无心,但此话一出,令冯锡范心里很不是滋味。陈永华为人真诚方正、遇事直言敢为,说话从不拐弯抹角,冯锡范总觉得自己屡屡遭受陈永华微讥,心中早有不快。
冯锡范与刘国轩归去之後,陈永华心中却是百感交集。
自从郑经归台之後,陈永华见其终日在北园别馆游玩宴饮、无志西进,更深觉朝中文臣武将相互倾轧、不能齐心,陈永华早已心怀辞意了,之所以还坚持岗位,就是为了压制冯锡范,防止他败坏东宁朝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今日得知冯锡范也有意解甲归田,陈永华终於感到自己责任已了,可以安心交bang了。当夜陈永华写了篇奏章,向郑经请求解辞兵权,正直的陈永华那里晓得这竟然是冯锡范的诡计。
冯锡范早就忌惮陈永华手握重权。不但y谋骗取陈永华自请解辞兵权,还假意替其向郑经求情,说服郑经允从了陈永华的请求,自己却手握兵权如故。
陈永华解除兵权之後,见冯锡范仍然担任侍卫原职,这才醒悟一切都是冯锡范的y谋,却已是懊悔莫及。从那一天起,陈永华终日悒悒不乐、郁郁寡欢。
一日,陈永华端坐中堂,唤来陈梦玮与陈梦球两兄弟,以及侄儿陈绳武。在陈永华的授意下,陈梦玮先一步进到中堂,其余两人则暂立於堂外等候。
陈永华手指着桌上的一个锦盒,对陈梦玮说:
「梦玮,将桌上那个锦盒拿过来。」
陈梦玮急忙将锦盒捧到陈永华面前。陈永华缓缓打开盒盖,盒子里头放着一本手札以及一面铜牌。陈永华拿起铜牌,递到陈梦玮面前。
「今日我将天地会托付给你,而後你就是陈近南总舵主了。」陈永华说。
陈梦玮当然清楚眼前这面铜牌所代表的意义,也明白父亲早有意让他接任天地会总舵主,因此陈梦玮已有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