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在十八块的位置后,商家就死活不愿松口了。
刘文杰知道这个价格应该已经到了极限,但他依旧没放弃,要让商家再送一点东西。
被他烦的无可奈何的商家,最后只能答应每件雨衣送一对高帮的鞋套。
刘文杰听到这个东西的时候,眼神明显的亮了一下。
之前他只想到雨鞋,忘了还有鞋套这种东西。
羊城这个鬼地方,每年不知道要经历多少次台风,水浸是常有的事。
年轻的上班族又不愿穿水鞋上班,一次性鞋套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要不是商家说起,他还真忘了有这种神器。
反正是一次性买卖,不存在退货的可能性,用鞋套刚刚好。
于是刘文杰很快就跟商家敲定了订单的数额,在看到他说只要五千件的时候,商家明显有些失望。
但这个数目也不小了,他们一个月都不见得能卖那么多出去。
而且雨衣的成本其实并不高,就算一件十八块的批发价,他们也还有得赚。
而且因为是同城,他们能直接用自己的车拉过去,还省了一笔物流费。
…
翌日,刘文杰看着五千件的雨衣和鞋套犯起了难。
因为他没想过五千件竟然有那么多。
他那狭小的出租屋里,本来就塞满了东西。
再想塞下这批货,怕并不容易。
还好就一天的时间,想想办法,总能熬过去。
最后刘文杰直接找租车公司租了辆小货车,刚好能塞下这批货。
不过付完雨衣的钱,再加上租车的,从股市里套现出来的钱,基本全填了进去。
要不是吴雁把那五万奖金转给了他,这会刘文杰还真就身无分文。
现在货源的问题搞定了,还有另一件事没办。
刘文杰要摆摊的地方可是广交会展馆外面,在广交会期间,周围都是被严格控制的,无证商贩怕是还没开摆,就被赶走了。
好在前几年开始,国家就已经支持小摊经济,对于这方面放松了不少。
现在注册已经来不及,所以刘文杰准备租一个摊子。
这件事还得去现场才能搞定。
为了赶时间,刘文杰奢侈了一把,直接开着他租来的小货车,来到了琶洲展馆外。
这边常年有展会,人流量还是不少的。
在展馆外还是有不少小摊的,不过都在规划区内。
刘文杰尝试着找了个小摊老板沟通,想花钱租下他的摊子。
结果人家想都不想,直接一口拒绝。
倒不是刘文杰给的租金不够,而是摊主怕他瞎搞,把自己的摊子给搞没了。
这可是细水长流的活,赚不了什么大钱,但也能维持一家三口的日常生活,真把摊子搞砸了,拿刘文杰那点钱根本不够弥补损失。
尝试着问了几个小摊,得到的结果都差不多,这让刘文杰有些失望。
但他很快就收拾好心情,因为他发现自己忘了件事。
从展馆外的摊位到展馆,可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总不能要求客人冒雨出来买雨衣吧?那未免也太过滑稽了。
想了一阵后,他决定换种方式——不租摊位,直接用送外卖的方式将东西送到客户手上。
但这种办法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进出广交会的资格,二是得让客户知道自己手上有他们需要的东西。
只过了一会,刘文杰便想到了解决办法。
出入资格可以直接找黄牛购买,贵是贵了点,但只要能把雨衣卖出去,就是值得的。
刘文杰打开了某海鲜软件,输入关键字后,很快就搜索到了一堆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