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9章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林宇轻声念道,眼前是一卷刚铺开的新绢布。

    太学和军学的学习已经进入正轨,人才网络也初具规模,但林宇深知,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要在这乱世中崛起,不仅需要人才辅佐,更需要对未来有清晰的规划。而这规划,必须建立在对历史的准确把握上。

    深夜的烛光下,林宇决定系统整理脑中的三国历史,梳理那些将影响天下大势的关键节点,为自己的未来路线制定详尽计划。

    他将绢布分为几个部分:时间线、关键事件、重要人物、技术发展、战略调整和个人行动。

    "首先是时间线..."林宇拿起毛笔,开始在绢布上绘制一条横线,从当下的东汉中平元年(184年)开始,一直延伸到曹魏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氏掌权为止。

    他在时间线上标注出几个关键年份:

    "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东汉朝廷开始大规模征召外部力量平叛,地方势力因此崛起。"

    "初平元年(190年),董卓进京,废立皇帝,朝廷大乱,各地诸侯联合讨伐。"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献帝至许昌,开始以天子名义号令天下。"

    "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曹操以弱胜强,击败袁绍,奠定北方霸主地位。"

    "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战,曹操南下失利,三国鼎立局面初步形成。"

    "黄初元年(220年),曹丕代汉称帝,曹魏建立。"

    "这些,就是改变历史走向的关键节点。"林宇轻声自语,"每一个节点上的选择,都将影响整个历史的走向。"

    接下来,他详细分析了几个最为关键的历史事件。

    "黄巾起义,表面看是宗教动乱,实质是农民对苛政的反抗。历史上曹操参与平叛,但仅是小角色。这次,我需要在平叛中崭露头角,同时避免像历史上那样屠杀投降的黄巾军,而是招降他们为己所用。张角的太平道虽然是异端邪说,但其组织能力和群众基础不可小觑,若能加以利用,将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董卓之乱,是东汉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历史上,董卓进京后废立皇帝,引发天下诸侯联合讨伐。但联盟最终因内部矛盾瓦解,给了董卓喘息机会。这次,我必须在联盟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或者暗中促成董卓的迅速倒台,避免其烧杀抢掠,祸害百姓。"

    "官渡之战,历史上曹操以五万兵力击败袁绍的十万大军,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这场战争的关键在于曹操抓住了袁绍军中的内部矛盾,成功离间了袁绍与其谋士许攸的关系,并偷袭了袁绍的粮草大营。这次,我需要提前做好准备,或者在袁绍尚未强大到无法抗衡之前,就解决这个威胁。"

    "赤壁之战,曹操南下意图一举统一天下,但因为不熟悉南方水域和气候,加上轻敌冒进,最终败给了孙刘联军。这是历史上曹操最大的败笔,也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避免这场失败,或者转败为胜,将彻底改变历史走向。"

    林宇停下笔,思考了片刻,又继续写道:"不过,历史不是简单的事件堆砌,每个事件背后都有其深层次的原因。想要改变历史,必须从根本上理解这些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找到合适的介入点。"

    接着,他转向了人物分析部分。

    "袁绍,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兵精粮足,据河北四州之地,天下诸侯莫能与之争锋。然其性刚而犹豫,见事迟疑不决,好谋无断,多疑少信,终为其致命弱点。对付此人,需利用其犹豫寡断的性格,同时分化其部下,特别是那些有才华但不被重用的谋士,如许攸。"

    "刘备,历史上的汉室宗亲,以仁义立世,招揽关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谋定天下:穿越成曹操简介 >谋定天下:穿越成曹操目录 > 第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