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初步考核
才懒洋洋地抬起眼皮,扫了韩宫一眼,尤其是听到“灵植峰”时,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待听到“炼气四层”和“炼制过回气丹”,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异色:
“灵植峰的?倒是少见,你们峰不是只擅长种草么。炼气四层能炼制回气丹,还算凑合。”他语气依旧平淡,但比起对先前那名弟子,已然客气了些许。毕竟炼气四层,在内门也算站稳了脚跟。
“表格。”他递过玉简。
韩宫接过,神识沉入,迅速填写完毕。表格内容除了基本信息,还包括对常见灵植药性的了解程度,以及是否有过培养珍稀灵植的经验等。
韩宫仗着《灵生术》小成后对植物的亲和与理解,以及在外门种植灵番薯时对土壤、灵气调配的独特经验,填写得颇为详实,尤其在珍稀灵植培养经验一栏,他将灵番薯的某些特性稍作修饰地填了上去。
“去那边排队,接受第一轮问询。”山羊胡指了指不远处的一列队伍。
韩宫点头,走向问询区。负责问询的是一位面容稍显刻薄的中年女执事,她面前摆着一本厚厚的图册,上面绘制着各种灵草灵药。她正冷着脸,训斥一个辨认错了药材的弟子。
“下一位。”女执事声音尖细,带着明显的不耐。
韩宫上前。
“辨认此三种灵药,并说明其主要药性,以及至少三种炮制方法。”女执事随手翻开图册,指向其中三株形态各异的植物,眼神中带着审视。
韩宫凝神看去。第一株,叶片如锯齿,通体赤红,他认得,正是炼制疗伤丹药常用的“龙血草”。
第二株,花开七瓣,色泽幽蓝,散发着淡淡的寒气,名为“冰晶兰”,是炼制清心静气类丹药的辅材。第三株,则是一块干瘪的黑色块茎,其貌不扬,但韩宫从其表皮纹路以及《入门丹书》的记忆中判断出,这应是“墨玉参”,有固本培元之效,但处理不当极易流失药性,且其药性较为隐晦,不易辨认。
这些对于旁人或许有些难度,但韩宫之前苦读《入门丹书》,又有过炼制回气丹的实践,回答起来并不算吃力。
他从容不迫地一一辨认,并详细阐述了它们的药性。
至于炮制方法,更是将《入门丹书》上记载的常规手法,结合自己对药性的理解,多说了几种较为偏门的注意事项,例如龙血草研磨时需避铁器,冰晶兰入药前最好以无根水浸泡一个时辰。
女执事听着,起初还带着几分漫不经心,但听到韩宫对“墨玉参”一种特殊去燥存性的炮制手法时,那是一种需要配合特定手诀,以微弱灵力持续温养七日,方能最大程度保留其药性的繁琐法门,眉头微微一挑,第一次正眼看向韩宫,眼神中多了几分探究:“你从何处学得此法?”这种手法并不常见,通常只有经验丰富的炼丹师才会注意到,或者某些丹道传承中才有所记载。
韩宫不卑不亢:“在一本残缺古籍上偶然看到,觉得颇有道理,便记下了。”
“嗯,还算扎实。”女执事难得地点了点头,语气依旧平淡,但在玉简上划了几笔,显然对韩宫的评价不错,“下一关,灵植亲和度测试。
韩宫心中了然,看来这初步筛选还不止一轮。
他随着指引,来到另一处区域。这里摆放着十几个盆栽,里面种植着各色灵植,有些生机勃勃,有些则略显萎靡。周围已经有几个弟子在尝试,有的手忙脚乱,有的则不得其法,引得旁边负责的年轻弟子暗暗摇头。
一位年轻的丹殿弟子负责此项,他指着那些盆栽道:“任选三盆,尝试用你的方法激发其生机,或感知其状态。我们会根据灵植的反应和你的判断来评估。”他的语气带着几分程式化,显然对大部分弟子的表现不抱太大期望。
这可正中韩宫下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