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祖传亡命
到了体内游走的暖流,可这点进展远远不够。

    心中焦急时,谢晦已总会将目光投向那写满禁忌的一页:吸食旁人心念,如同精怪摄人心魄,但稍有不慎便会走火入魔,她当下并不想冒险。

    至于昙门,隐于江湖之中,每一代弟子不足十人,唯有一脉行走于人前,便是母亲这一脉。

    可惜母亲早逝,未能将门派发扬光大——如今这一脉落在她手中,她不动歪心思简直是暴殄天物。

    对心法烂熟于心后,谢晦已将纸张丢入炭火盆中,假装自己消了气,终于叫人收下了门外堆积成山的稀奇玩意,早早来到了李灵濯的书房中。

    “稀客,真是有失远迎。

    ”李灵濯拉着她的手,引至书案前。

    “这是什么?”谢晦已看向桌上厚厚的一摞册子,“堆了这么多,你看得过来吗?”李灵濯避而不答:“谢小姐向来深居简出,怎么今日有空来了?”“李大人贵人多忘事,三日之期已过,我自然是来打听消息的,”谢晦已顺势坐在他腿上,“劳烦李大人告知一二?”李灵濯揽住她,幽深的眸子垂了下来:“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谢晦已轻笑,主动吻上他的唇。

    张知府人头落地,明里暗里的人都有了动作。

    短短三日,外界已然天翻地覆。

    李灵濯以“畏罪自杀”定性了此事,折子一经回京,朝堂简直炸开了锅。

    刘知府三天两头往这边跑,今日亦是如此。

    “李大人!青州城内有传言,说张大人是您擅自处置,为的就是灭口。

    百姓们信以为真,今天又围在府衙讨说法了!”刘知府一路嚷着往书房赶。

    谢晦已远远听见动静,赶忙起身拉紧了领口,又趁李灵濯不备,顺手抄走了书案上的折子。

    她跑到窗前,麻利地翻阅几页,只一眼,便露出了一言难尽的神情。

    李灵濯居然在看弹劾自己的折子?这是什么癖好?刘知府步至屋外叩响门扉,得到准允后才进屋。

    “李大人,您真的不着急?虽说宗室有禹王等人替您求情,圣上还没降罪,但是那些弹劾……”多日不见,谢晦已发觉他发髻松散许多。

    刘知府见她也在,不禁露出惊讶之色。

    对于勤勤恳恳的刘知府,李灵濯今日只觉得格外恼火:“急什么?不是还没降罪吗?有什么好‘但是’的?”“啊、啊?”刘知府被训得发懵,向谢晦已投去求助的眼神。

    没想到谢晦已竟和李灵濯一唱一和:“刘大人放宽心,李大人吉人天相,只要脑袋还在,就不算大事。

    更何况他向来英明神武,哪用得着我们操心?”刘知府欲哭无泪。

    李灵濯则疑神疑鬼地瞥了谢晦已一眼,不知她今日怎么就转了性子。

    可他还没来得及应和一句,就听谢晦已欲抑先扬,忽然话锋一转:“可是李大人什么都不做,又怎能堵住悠悠之口?作为李大人的救命恩人,我自然要再救你一次。

    ”李灵濯冷哼一声,随后开口道:“恩人有何高见?”谢晦已将折子还了回去,走过来斜倚在书案上:“李大人不若趁势收网,将青州余孽连根拔起。

    我自小在山林间长大,路径地形熟稔于心,既能做李大人的耳目,又能当个得力帮手。

    ”李灵濯没有吭声,随手将那折子丢得远远的。

    见状,谢晦已不禁勾了勾唇角,又继续说道:“前些日子我在官府露过面,比起你们,百姓们应当更乐于听我这个本地人的安抚。

    更何况,我对他们发过誓,倘若后续迟迟不出面,怕是对我们的声誉都有折损。

    “届时结案呈京,既能安抚民心,也能堵住非议,还能让圣上看见李大人的雷霆手段,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恶女怕缠郎简介 >恶女怕缠郎目录 > 祖传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