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银针经络通文气
的叙事针灸——如何让故事气脉畅通’。”许砚秋望向窗外,同仁堂的灯笼在夜色中摇曳,像悬在经络线上的穴位灯。他忽然想起陈墨斋说的“气行则血行,文通则心通”,写作者何尝不是在文字里行针?需要找到故事的“合谷”“太冲”,让情感的气血在字里行间顺畅流动,既不淤塞,也不妄行。
他提起笔,在新稿纸上写下:“陈墨斋的银针刺入‘足三里’的瞬间,艾烟混着药香漫过诊室。那些在铜人身上游走的经络线,何尝不是故事的隐形脉络?好的就像精准的针灸,知道该在何处留白以储气,何处着墨以通络,让每个读者都能在字里行间,找到属于自己的‘气海穴’。”
墨色在宣纸上晕开,如同艾烟在空气中画出的弧线。许砚秋知道,中医馆之行不仅为陆辰安的悬疑注入了“人体诡计”的新维度,更让他对“叙事节奏”有了顿悟:健康的创作生态,就像一套运行顺畅的经络系统,需要传统的“银针”与现代的“理疗仪”各司其职,让每个故事都能在时光的“经脉”里,传递出不疾不徐的生命力。
远处,更夫的梆子声穿过胡同,“小心火烛”的吆喝与中药柜的铜锁轻响交织。许砚秋合上笔记本,案头的艾草叶在台灯下投出细长的影子——那是下一章的伏笔,也是千章长卷中,又一处等待读者触摸的“文心穴位”。接下来,他们将走进古琴坊,在丝弦共振中探寻“音律与叙事节奏”的关联,而母亲的康复、陆辰安与ai写作软件的交锋、陈墨斋在论坛上的针灸演示,都将在时光的经络里,一步步疏通新的文气,让笔耕者的故事,如同永不断绝的经络气血,在千章长卷中,永远涌动着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