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以德驭民:敬忠劝之径与治世方
关的职能,对政府重大决策、财政预算等进行严格审查,确保政府行为依法依规。民主监督要拓宽民众参与渠道,通过民意调查、网络问政等形式,让民众能够表达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行政监督要加强上级对下级、专门监督部门对职能部门的监督,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司法监督要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对政府违法行政行为进行公正审判。审计监督要严格审查政府财政收支、项目建设资金使用等情况,防止资金滥用。社会监督要鼓励社会组织、媒体等积极参与,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曝光。例如,某市政府建立了政务公开平台,将政府决策过程、财政预算执行情况、重大项目进展等信息实时公开,接受民众监督;同时,设立投诉举报热线和网络平台,对民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受理、反馈。在企业管理中,内部监督通过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员工监督委员会等机制,对企业财务、管理层行为进行监督。外部监督依靠行业协会、媒体、消费者等力量,行业协会制定行业规范,对企业违规行为进行惩戒;媒体对企业不良行为进行曝光,形成舆论压力;消费者通过投诉、评价等方式监督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社会组织同样要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设立监事会等监督机构,对组织决策、资金使用、项目执行等进行监督,并定期向社会公开组织运营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是长期且系统的工程。在社会宣传上,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新媒体等多种渠道。制作弘扬正能量的专题节目、公益广告,宣传优秀领导干部、企业家、公益人士的先进事迹。例如,电视台推出
“时代楷模”
系列报道,深入挖掘在不同领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故事,展现他们的高尚品德和敬业精神;网络新媒体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传播普通劳动者在岗位上践行责任与担当的事迹,引发广泛共鸣。在学校教育中,将尊重、关爱、勤勉等价值观融入课程体系。在语文、历史等人文社科课程中,通过经典文学作品、历史事件讲解,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在体育、艺术等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勤奋努力的品质。学校还可通过举办主题班会、校园文化节、志愿服务活动等,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在社区建设中,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增强社区凝聚力。开展邻里节活动,促进邻里交流互助;组织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如关爱孤寡老人、环保公益活动等,培养居民的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精神;建设社区文化长廊,展示社区历史、居民风采等,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的科学化、合理化是践行理念的关键支撑。政府部门完善公务员选拔制度,在考试环节不仅考查知识水平,更注重对考生品德、价值观、实践能力的考查。例如,在面试中设置情景模拟题,考查考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的道德判断和解决问题能力;在考察环节,深入考生原工作单位、社区了解其日常品德表现。对于新入职公务员,制定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规划,根据其专业背景、兴趣特长安排合适岗位,并提供系统的培训晋升体系。企业建立公平公正的招聘与晋升制度,招聘过程中通过多种测评手段,如心理测试、技能实操、团队面试等,选拔真正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在晋升方面,综合考量员工工作业绩、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同时,为员工提供丰富的培训资源,包括内部培训课程、外部进修机会、导师辅导等,助力员工职业发展。社会组织选拔有爱心、有专业能力的人才参与管理运营,在招募志愿者时,通过面试、培训考核等环节筛选出有奉献精神、具备一定服务技能的人员。对于组织内部人员,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如公益项目管理培训、沟通技巧培训等,提升人员素质,为组织发展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