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8章 名声鹊起!嬴政:此子,可用!
    这一次,嬴政召见我的地点,并非威严的朝堂,而是他日常处理政务的书房。书房内陈设简洁,却透着一股不容侵犯的威仪。

    此刻,书房内只有嬴政一人,他身着常服,负手立于一幅巨大的秦国疆域图前,似乎在沉思。

    “臣白启,参见大王。”我躬身行礼。

    嬴政转过身,示意我平身,又挥退了左右侍立的内侍。

    “白启,坐。”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待我坐定,嬴政的目光落在我身上,那目光深邃锐利,仿佛要将我从里到外看个通透。

    “你的战报,朕看了不止一遍。”他缓缓开口,语气中听不出喜怒,“以不足千人的残兵,诱敌深入,设伏聚歼赵军精锐三千,阵斩偏将姚豹……你的用兵,堪称神鬼莫测,朕军中,罕有其匹。”

    “大王过誉,臣不过是侥幸。”我谦逊道,心里却在嘀咕:“小老弟,这才哪到哪儿啊,哥的骚操作还多着呢!”

    嬴政不置可否,话锋一转:“朕很好奇,除了领兵打仗,你……还有什么本事?或者说,你认为,如今的秦国,最需要的是什么?”

    来了!我精神一振,知道真正的考验,或者说,真正的机会来了!

    “大王明鉴。”我略作沉吟,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口道:“战场搏杀,不过是末技。强军之本,在于国富民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场大战,消耗的不仅仅是士卒的性命,更是国库的钱粮,百姓的汗水。”

    “臣以为,如今我大秦欲东出函谷,一统天下,除了需要能征善战的军队,更需要稳固的后方和高效的国政支撑。”

    嬴政眼神微动,示意我继续。

    “其一,军需补给。”我侃侃而谈,“如今我大秦军需转运,多依赖民夫畜力,耗时费力,且路途遥远,极易受敌袭扰或因天时耽搁。若能建立标准化的军需仓储体系,从郡县到边关,层层递进;规划更高效安全的运输路线,甚至研发新的运输工具,如更坚固的马车,更便捷的舟船,便能极大提升后勤效率,保障前线供给。”

    “其二,士兵抚恤与安置。”我继续说道,“将士们为国征战,九死一生。其家小当妥善安置,使其无后顾之忧。阵亡将士的抚恤金要足额按时发放,其子女可酌情减免赋税,甚至由官府资助入学。伤残老兵,亦不可遗弃,可根据其身体状况,安排守城、屯田、训练新兵等力所能及的差事,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用。如此,才能激励三军用命,万死不辞。”

    “其三,战后恢复与治理。”我抛出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新占之地,民心未附,六国遗民对我大秦多有怨怼。此时,不可一味高压震慑,当恩威并施。首要便是减免赋税,恢复生产,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其次,当推广秦法,明示律令,使百姓知秦法之严明,亦知秦政之公允。同时,选派贤能干吏治理地方,严惩贪腐,如此,才能逐步收拢民心,使新附之地真正融入大秦,而非成为帝国的负累。”

    我将现代管理学、经济学以及后勤保障的一些基本理念,巧妙地融入到符合当前时代背景的建议之中,每一条都直指当前秦国在扩张过程中可能遇到或已经遇到的痛点。

    嬴政一直静静地听着,深邃的眼眸中,情绪变幻。从最初的审视,到中途的惊讶,再到最后的凝重与深思。

    待我说完,书房内陷入了一片长久的沉默。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几声鸟鸣,以及嬴政指节轻轻叩击书案的微弱声响。

    许久,他才缓缓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盯着我:“军需、抚恤、民政……你竟连这些也通晓,且见解独到,许多想法,甚至比朝中一些老臣还要深远透彻。白启,你着实让朕……刮目相看。”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秦:我,白起!带你斩六国!简介 >大秦:我,白起!带你斩六国!目录 > 第18章 名声鹊起!嬴政:此子,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