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2.1
初次相遇
清明时节,曲江池畔桃花纷飞,如粉色的云霞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李知白依旧如往常般,带着笔墨纸砚来到他常坐的垂柳下,准备借这美景抒发胸中的郁结。他刚铺开宣纸,还未落笔,就听到不远处传来轻微的沙沙声。
他抬头望去,只见一位身着浅粉色襦裙的女子,正站在桃树下,轻轻拾起飘落的桃花瓣。她面容清秀,眉眼间带着几分温柔与羞涩,粉白的落英沾了她半袖,更添几分娇美。李知白不禁看呆了,心中暗想,这女子仿佛是从画中走来,与这桃花相得益彰。
青莲也察觉到了李知白的目光,她抬头望去,见是一位身着白衣的书生,正看着她出神。她脸颊一红,微微低下头,却又忍不住偷偷打量李知白。她见李知白面前的笔墨纸砚,心中便猜到他应是位喜爱作诗的书生。
李知白回过神来,觉得自己这般盯着人家姑娘看,实在有些不礼貌,便急忙低下头,装作继续作诗。青莲见李知白这般举动,抿嘴一笑,也不再看他,自顾自地继续拾着花瓣。
过了一会儿,青莲拾了一捧花瓣,准备离开。她路过李知白身边时,轻声问道:公子可是在此作诗
李知白抬头,见青莲正微笑着看着他,那双眼睛明亮如星,仿佛藏着无尽的故事。他心中一动,说道:正是,只是才疏学浅,怕写不出这美景的万一。
青莲低头浅笑,露出浅浅的梨涡:公子谦虚了,这曲江美景,若没有公子这样的才子来描绘,岂不遗憾。
说完,她便转身离开,只留下淡淡的桃花香气和李知白怔怔出神的目光。李知白望着青莲离去的背影,心中涌起一种莫名的感觉,仿佛这一次的相遇,是命运的某种安排。
2.2
渐生情愫
自那日初遇后,李知白心中总是时不时浮现出青莲的身影。他每日依旧来曲江池畔作诗,心中却多了一份期待,希望能再次见到那位拾花瓣的女子。
谷雨这天,天空下着绵绵细雨,曲江池被笼罩在一片烟雨朦胧之中。李知白撑着一把油纸伞,来到池边。他刚坐下,就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他抬头望去,只见青莲撑着一把青色的油纸伞,缓步走来。她身着淡绿色襦裙,发间银步摇随着动作轻响,在雨中更显娇美。
青莲见到李知白,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她快步走到李知白身边,说道:公子,又见面了。
李知白站起身来,微笑着点头:是啊,没想到又遇见了姑娘。
两人站在雨中,相视一笑。青莲看着雨中的曲江池,说道:这雨中的曲江,别有一番风味呢。
李知白点头赞同:确实,这细雨如丝,仿佛给曲江披上了一层薄纱,更添了几分诗意。
两人便站在雨中,欣赏着雨景。青莲忽然说道:公子,我听闻你诗作极好,不知能否有幸聆听一番
李知白心中一喜,说道:姑娘过奖了,不过是些拙作罢了。既然姑娘想听,我便献丑了。
于是,李知白便吟诵起自己之前所作的几首诗。青莲听得入神,眼中闪烁着光芒。待李知白吟诵完毕,青莲赞叹道:公子诗作果然不凡,这‘柳色含烟笼碧水,桃花带雨泣春风’,将春日的景色和情思描绘得淋漓尽致。
李知白闻言,心中满是喜悦。他看着青莲认真的模样,心中涌起一种别样的情愫。青莲似乎也察觉到了李知白的目光,她脸颊一红,低下头去。
此后,两人便时常在曲江池畔相会。他们谈《诗经》的关关雎鸠,论李白的清水出芙蓉,也说杜甫的朱门酒肉臭。李知白发现,青莲虽身为婢女,却博闻强识,对诗词见解独到,常能说出一些让他眼前一亮的话。而青莲也在与李知白的交流中,更加感受到诗词的魅力,也对李知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