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我还是第一次看见重症监护室门口有这么多人。

    医护人员推着治疗床在前面急匆匆地跑,乌泱泱的一群人跟在后面,到了ICU门口,如果不是医生强行把大门关上,他们几乎要一股脑儿全闯进去。

    我是一名ICU的护士,在病人过来之前,我已经大致了解了病人的情况。病人姓邬,今年六十九岁,昨天晚上在家里聚餐时喝了两杯酒,洗了个澡就睡下了。第二天大儿子起床后发现父亲没有像以往一样一大早就起床,就去他的房间查看,发现老爷子摔倒在地上,没有了意识,于是赶紧通知弟弟妹妹,并把老爷子送往医院。

    不久弟弟妹妹打电话过来,表示当地的三甲医院不够先进,还是送往上海一家专治心脑血管的大医院更好。三人商量一番后,大儿子临时借了辆跑车过来,两个多小时后把老爷子送到二百多公里以外的上海大医院。其余的家属在老爷子做手术的时候也赶了过来。

    老爷子被初步诊断为出血性中风,因为就医时间较晚,脑部血管破裂,血液直接压迫脑组织,毒性物质又引起继发性脑损伤,虽然经过抢救后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情况不容乐观,目前还处于昏迷状态,需要进ICU做进一步观察和治疗。家属们从手术室一路跟到ICU,这才有了上面的一幕。

    家属们聚在门口吵吵嚷嚷,把别的正在打瞌睡的病人家属都惊醒了,一向安静的ICU有一种菜市场的即视感。

    大儿子用戴着劳力士手表的手敲着护士台的桌面,对医护人员说,不管用什么方法,什么设备,只要有的,都安排上,必须把老爷子抢救过来,钱不是问题。

    他的话得到了家属们的积极响应,众人都表示,一定要用最好最贵的药,还有人表示,一定要让经验最丰富的医生来看,最好立刻安排个专家会诊。

    我努力维护着秩序,并且告诉他们,医生会尽一切力量抢救病人,但等候区只要留一个管事的家属就可以了,其余的人没有必要留在这里。

    家属们没有理会,他们表示不管时间多长,都要等老爷子的消息。他们说到做到,有的在座椅上坐下,有人点开手机叫外卖,还有一位约四五个月身孕的孕妇,打开随身携带的行李箱,取出席子和睡袋,铺在地上,看样子是准备长期留守了。

    大儿媳是很干练的人,老爷子在做手术时,全程都是她跑前跑后地办手续。她对大家说,我知道大家都很关心老爷子,你们的心意我领了,但是大家在这里也帮不上什么忙,与其干等,不如先回去,有了消息我会通知大家的。

    孕妇说,万一外公醒来,有事要交待,却找不到人怎么办

    小丽啊,你两个舅舅今天都在呢,你就照顾好自己,不用瞎操心了。

    孕妇身边站着一位气质出众的女子,长相和孕妇有几分相似,应该是孕妇的母亲,她接话说,小丽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老爷子对儿子和女儿一向一视同仁。他现在生死未卜,我们怎么能放心离开呢

    不管怎么说,我们是长房,平时老爷子也是由我们照顾,我们留下来陪护是天经地义的。

    大儿子点点头,大家这么大老远地赶过来也辛苦了,还是先回去休息吧,在附近找间宾馆也行。

    一位打领带的中年男人说,平时老爷子都是由大哥大嫂照顾,为了手术的事,你们又忙里忙外,今天就由我们来守夜吧。

    你们夫妻俩在国外久了,对国内的医疗体系不熟悉。再说了,你们好不容易才回国一趟,怎么能再让你们陪护呢。

    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争着要陪护的情况,对大部分人来说,陪护重症病人是一份耗时耗力的苦差事,推脱都不来及。

    因为病人是由大儿子一家送过来的,我对大儿媳说,你留下来,另外再挑两个人,其他人都散了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拉撒路之夜简介 >拉撒路之夜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