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台下记者已经开始窃窃私语。前排一位董事皱起眉头,但没敢打断。周父今早亲自打电话给每位董事,明确表示支持儿子的决定。

    提问环节开始,第一个问题就直指要害:周总,近日网络传闻您与时怀先生关系特殊,这是您邀请他担任顾问的原因吗

    会场瞬间安静。周从瑾面不改色:下一个问题。

    记者们哗然。时怀差点笑出声。这种傲慢的回应完全不符合公关礼仪,但该死的有效。它传递了一个明确信息:我的私人生活不关你们的事。

    几个关于酒店业务的问题后,一位女记者举手:时老师,作为著名作家,您为何愿意涉足商业领域这与您的创作会冲突吗

    时怀早已准备好答案:文学源于生活,而酒店正是人间百态的缩影。我认为艺术与商业不该是平行线,而应是...他停顿一下,看向周从瑾,况且,周氏集团对文化传承的重视让我深受感动。

    这个眼神交流被所有摄像机捕捉到了。台下响起一阵善意的笑声和掌声。就连几位董事也微微点头。时怀的公众形象和谈吐显然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只有徐明的表情越来越阴沉。

    发布会接近尾声时,意外发生了。一位戴着黑框眼镜的男记者突然站起来:周总,我收到一段录音,据说是您多年前关于酒店业的言论,与您现在的立场截然相反。您对此有何回应

    会场瞬间骚动。周从瑾的表情纹丝不动,但时怀注意到他的手指在桌下微微蜷缩。

    我不知道你指的是什么录音。周从瑾冷静回应。

    记者拿出手机,播放了一段音频。嘈杂背景中,一个年轻的声音带着醉意说道:这些老牌酒店迟早完蛋!死抱着传统不放,活该被淘汰。要是我掌权,第一件事就是卖掉那些赔钱的古董。

    录音戛然而止。会场一片哗然。时怀立刻认出那是周从瑾的声音,只是更年轻、更尖锐。

    前排董事们脸色大变。徐明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显然这才是他真正的杀手锏。

    周从瑾沉默了几秒,然后出人意料地笑了:感谢这位记者朋友让我重温大学时代的豪言壮语。他轻松的语气让所有人一愣,没错,这是我二十三四岁时的录音,当时刚读完MBA,满脑子都是激进的商业理论。

    他站起身,走到投影幕布前:但人会长大,会改变。就像周氏集团,有百年历史,却不断与时俱进。他按动遥控器,屏幕上显示出集团近年来的创新举措,判断一个人或企业,不该看他一时的言论,而要看他长期的行为。

    这番回应堪称完美。时怀暗暗喝彩,但那位记者还不死心:那时先生知道您过去的这些观点吗作为文化人,他如何看待您对传统的轻视

    所有目光转向时怀。这是个陷阱问题。无论他怎么回答,都会被扭曲。如果他支持周从瑾,会被说成盲目维护;如果表示异议,则正中对方下怀。

    时怀微微一笑:作为作家,我最感兴趣的就是人的成长与转变。如果角色从第一章到最后一章毫无变化,那这本一定很无聊。他直视那位记者,在传承中变异,在稳定中进化。我认为这比固步自封或全盘否定都要可贵得多。

    会场响起热烈掌声。就连提问的记者也不得不点头认可。周从瑾看向时怀的眼神中满是骄傲和感激。

    发布会圆满结束。后台走廊里,周从瑾一把抱住时怀,在他耳边低语:你太棒了。

    时怀轻笑,然后严肃起来,那段录音是徐明搞的鬼

    毫无疑问。周从瑾松开他,眼中闪过一丝阴霾,那是我二十五岁生日派对后说的醉话,当时他在场。没想到他留了一手。

    他会不会还有别的。

    不会。周从瑾摇头,那是我最叛逆的时期,但也仅此而已。不过,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南上北下(亲爱的作家先生)简介 >南上北下(亲爱的作家先生)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