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都是借口。
周正阳翻开笔记本:陈默最近有没有什么异常举动
有次我去他家取东西,苏晴回忆道,看到书房里放着一台老式保险箱,密码锁上沾着烧伤药膏。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是被热水烫的,但我分明看到那些伤痕更像是...烧伤。
雨不知何时停了,夕阳透过画廊的玻璃顶棚洒进来,在苏晴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周正阳记下关键信息,起身告辞。就在他们准备离开时,苏晴突然叫住他们:还有件事,离婚前他经常对着一张老照片发呆,照片背面写着重生计划。
回到警局,技术科的实习生小王抱着一摞资料冲过来:周队,我们在陈默的云盘里找到加密相册,破解后发现了不得了的东西!他调出一张照片,画面里是个全身缠着绷带的人躺在病床上,手腕上戴着和陈默同款的区块链徽章。
林深放大照片,指着病床上的铭牌:2008年9月12日,上海第三人民医院。这不就是老照片上那个日期吗她又打开另一份文件,我查了医院档案,当天确实收治了一名全身90%烧伤的患者,但病历在五年前被人销毁了。
周正阳的手机突然响起,是物证科打来的。周队,咖啡杯上检测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擦拭痕迹,一种是普通清洁布,另一种...是手术手套。
夜幕再次降临,周正阳站在陈默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看着城市的灯火渐次亮起。他想起保洁员说过,昨晚九点四十分,那个推着工具车的身影走向货运电梯时,车底拖出的划痕在地毯上留下了细小的纤维。他蹲下身子,用镊子夹起一根银白色纤维——正是聚四氟乙烯材质。
周队,技术科恢复了部分加密文件。林深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是份研发报告,关于一种新型阻燃材料的,但关键数据都被涂黑了。她将文件放在桌上,泛黄的纸页上,20080912这个日期又一次出现。
周正阳的目光突然被文件边缘的一处污渍吸引。他拿起放大镜仔细观察,那是块淡淡的褐色痕迹,形状像极了咖啡渍。联系检验科,立刻分析这份文件上的咖啡渍成分。他转头对林深说,顺便查查陈默最近接触过哪些生物制药公司。
data-faype=pay_tag>
窗外,城市的霓虹在雨水中晕染成模糊的色块。周正阳看着手中的区块链徽章,金属表面的温度早已散尽,但刻在背面的日期却仿佛带着灼烧的热度。十五年前的那场大火,重生计划,还有陈默刻意隐瞒的左手,这些看似零散的碎片,正在慢慢拼凑出一个惊人的真相。而那本被重重加密的白皮书,或许正是解开一切谜团的关键。
第三章:幽灵电梯
九月的雨裹着潮气在城市里横冲直撞,刑侦支队的会议室却闷得像个蒸笼。周正阳扯松领带,将一摞物证照片重重拍在长桌上,投影仪光束里浮动的灰尘清晰可见。陈默办公室的密室状态,关键就在这五分钟。他圈出监控日志上的时间节点,9月12日21:42到21:47,整层楼监控因量子干扰中断,而这段时间,足以完成一场完美犯罪。
林深转动着解剖刀模型,白大褂袖口扫过投影幕布上的办公室平面图。密室构成有三大疑点:第一,指纹锁显示当晚只有陈默一人进出;第二,新风系统记录正常运转,排除通风管道藏人的可能;第三...她放大钢化玻璃上那道细微划痕,这个位于天花板检修口下方的痕迹,材质检测结果是聚四氟乙烯,和空调出风口的碎屑成分完全一致。
技术员小王突然举手,眼镜滑到鼻尖:周队!我发现个更诡异的——大厦货运电梯在干扰发生时,有段异常的垂直移动记录。他调出电梯运行日志,21:43分,39层货运电梯轿厢下降0.8米后又迅速回升,但当时电梯里并没有登记使用记录。
会议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