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过程。
当警员们再次搜查陈默的办公室时,在通风管道夹层发现了关键物证——半张烧毁的实验室日志,上面依稀可见人体排异反应数据的字样。而在李建国的储物柜深处,藏着一张泛黄的合影,年轻的王卫国站在实验室前,身旁的研究员胸牌上,赫然印着光年科技创始人的名字。
雨势渐小,城市的霓虹在积水中晕染成模糊的光斑。周正阳站在陈默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看着39层货运电梯的钢索在夜空中若隐若现。那些精心设计的密室机关、诡异的荧光标记、隐藏在药物背后的真相,此刻都指向一个更加黑暗的事实——这不仅是场谋杀,更是十五年前那场罪恶的延续。
林深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周队,鉴证科在液压装置上提取到第三个人的指纹。她将报告递过来,目光望向窗外浓稠的夜色,这场替身游戏里,或许还有更可怕的操盘手。
雨声再次响起,细密的水珠在玻璃上蜿蜒成河,宛如未干的血迹。周正阳握紧那份残缺的日志,金属徽章在口袋里硌得生疼。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第六章:灰烬证人
秋雨缠绵多日,终于在这天清晨停了下来。刑侦支队的证物室里,冷白色的灯光照在堆积如山的案卷上。周正阳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面前的白板上,用红笔标注的线索如蛛网般交织:2008年实验室大火、人体实验、重生计划、还有那个始终未现身的幕后黑手。
周队!指纹比对有结果了!技术员小王举着报告冲进来,镜片后的眼睛亮晶晶的,在液压装置上发现的第三枚指纹,和十五年前火灾现场的一枚残缺指纹高度吻合!他将两份指纹图像投在屏幕上,扭曲的纹路如同命运的烙印,在光影中重叠。
林深拿着新的检测报告走进来,白大褂下摆还沾着实验室的消毒水味。更惊人的在这,她将一张质谱分析图放在桌上,从陈默体内提取的琥珀氰胺,追根溯源,原料来自一家叫星辰生物的公司——而这家公司,正是光年科技创始人名下的产业。
周正阳的手机突然震动,是负责监控李建国通讯记录的警员发来消息。在李建国被捕前,曾有一通加密电话打往郊区的废弃工厂。地图上,那个红点像一颗暗红色的痣,恰好位于当年实验室旧址附近。
通知行动队,立刻出发。周正阳抓起风衣,大步迈向车库。警笛声划破阴沉的天空,车队在潮湿的柏油路上疾驰,溅起成片的水花。当他们赶到废弃工厂时,铁锈斑驳的铁门虚掩着,里面传来机器运转的嗡鸣。
推开门的瞬间,刺鼻的福尔马林气味扑面而来。昏暗的厂房里,数十个玻璃罐整齐排列,罐中浸泡的人体组织在绿色液体中轻轻晃动。林深捂住口鼻,用手电照亮墙面——泛黄的实验日志贴满整个墙壁,重生计划四个字被红笔圈了无数遍,旁边密密麻麻记录着不同阶段的实验数据。
看这个!一名警员指着角落的保险柜。周正阳戴上手套,轻轻转动密码盘——20080912。柜门打开的刹那,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里面整齐码放着当年实验室大火的原始检测报告,还有一沓厚厚的人体实验档案,每份档案上都贴着陈默不同时期的照片。
原来如此。林深拿起其中一份报告,声音有些发颤,他们从火灾幸存者身上提取细胞,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培育出克隆体,再用陈默这样的容器进行记忆移植和外貌重塑。她翻到最新的实验记录,但排异反应越来越严重,陈默的身体正在急速衰竭。
就在这时,厂房深处突然传来电子锁开启的声音。周正阳示意队员们隐蔽,自己则顺着通道慢慢靠近。转过拐角,一间亮着冷光的实验室出现在眼前。玻璃隔间里,一个戴着口罩的男人正在操作电脑,屏幕上跳动的,正是光年科技的核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