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颔首:犬子常提起苏老板的才情,老夫特来一观。
我将他们引入最好的位置——正对舞台的雅座,亲自奉上特制的诗酒——用菊花、枸杞和少量人参泡制的低度酒,既风雅又不会让人太快喝醉。
宾客陆续到齐,除了赵明轩常带的文人朋友,还有不少生面孔。我注意到有几位气度不凡的中年人,想必是赵元礼的同僚。更让我意外的是,李墨白居然带来了几位国子监的学生——这可是未来的官员储备啊!
诸位贵客光临,怡红院蓬荜生辉。我站在台上,声音清亮,今晚特奉上诗词音乐会,以正视听。
琴声起,柳如云一袭白衣,怀抱古琴缓步上台。她先向众人行礼,然后轻抚琴弦,唱起了正版的《水调歌头》。这是她最拿手的曲子,嗓音清丽婉转,将苏轼词中的豁达与深情演绎得淋漓尽致。
一曲终了,掌声雷动。那些听过诽谤诗的人面面相觑——这才是真正的才女风范!
接下来是春桃领衔的《清平调》舞蹈。姑娘们穿着我设计的霓裳羽衣——半透明的纱衣下隐约可见丝质罗袜,但绝不低俗,反而有种仙气飘飘的感觉。舞姿则融合了现代芭蕾的轻盈与古典舞的韵味,看得众人如痴如醉。
妙!妙啊!赵元礼拍案叫绝,这舞姿颇有盛唐遗风!
赵明轩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我微微颔首,心中稍定——第一步成功了。
中场休息时,侍酒的姑娘们端上特制的诗饼——小巧的点心上印着诗句,每个宾客分到的都不一样。这是我想出的互动环节:读出点心上的诗,并接下一句。
雅座间立刻热闹起来。有人高声吟诵,有人蹙眉苦思,还有人互相请教。李墨白分到的是身无彩凤双飞翼,他脱口而出心有灵犀一点通,赢得满堂喝彩。
苏老板心思巧妙啊。赵元礼捻须微笑,这点心上的诗,有些连老夫都未曾见过。
父亲,苏老板精通诗词,腹有锦绣。赵明轩适时捧场,儿臣常来请教呢。
赵元礼惊讶地看了我一眼:哦犬子眼高于顶,能得他如此推崇,苏老板必有不凡之处。
我谦虚地笑笑:赵公子谬赞了。民妇不过幼时家学渊源,记得几首诗词罢了。
正说着,老周慌慌张张跑来:苏妈妈,有位贵客在门外,不肯通名,但气度不凡......
我向赵氏父子告退,快步走向大门。月光下,一位身着普通儒衫的年轻男子负手而立,身后跟着两个侍卫模样的人。虽然衣着朴素,但那种与生俱来的贵气却怎么也掩饰不住。
这位公子......我福身行礼,心中已有猜测。
男子抬手制止我:不必多礼。久闻怡红院诗会风雅,特来一观。
声音温和却不容置疑。我悄悄打量他——二十三四岁年纪,面容俊朗,举手投足间自带威仪。最引人注目的是他腰间那块看似普通的玉佩——玉质温润,上面隐约可见龙纹。
公子里面请。我低声道,将他引到一处僻静但视野极佳的位置。
回到后台,我立刻找到柳如云:下个节目换《破阵子》,要最有气势的那种演绎。
柳如云诧异:不是说好唱《雨霖铃》吗
有贵客到。我凑近她耳边,可能是......东宫。
柳如云脸色一变,立刻明白了我的意思。《破阵子》慷慨激昂,更适合男性贵客的审美,尤其是有政治抱负的人。
琴声再起,柳如云一改之前的婉约风格,铮铮琴音如金戈铁马。她唱的《破阵子》是我改编过的版本,加入了更多家国情怀的元素。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果然,那位神秘客人听得入神,手指在桌上轻轻打着拍子。当柳如云唱到了却君王天下事,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