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纸上的字迹。
我心中一动,下意识放轻脚步,想看得更真切。那日记上的字迹娟秀,笔画细致而有力,像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女子所书。
刚想分辨内容,张老师似有所觉,猛地抬头。他见我立在门口,眼神里闪过一丝明显的慌乱与不自在,随即啪地合上日记,有些手忙脚乱地塞进了抽屉。
我还找到了一位在墨华干了近四十年的老门卫,马师傅。
他年轻时在墨华烧锅炉,后来年岁大了,便做了门卫,可以说是墨华几十年风雨的见证者,对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了如指掌。他平日总乐呵呵的,提个大号军绿色搪瓷缸子,在校园里溜达,与师生打招呼,大家都亲切地称他马大爷。
十七号画室啊……马师傅眯起眼,仿佛在回忆久远的事,那地方邪性。当年封锁时,我还年轻,帮着搬过东西。跟你说,那画室里头阴森森的,大白天都觉得冷。后来学校换了几任校长,都说要重修那地方,可每次一动工就出事,不是工人摔伤,就是机器无故损坏。一来二去,就没人再敢提了。
马师傅这番话,更让我觉得那间画室定有蹊跷。
马师傅,您还记得当年画室里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吗我追问。
马师傅想了想,摇摇头:太久了,记不清了。就记得墙上好像……好像有很多怪画,画里有许多怪符号,颜色用得特别深,看着瘆人。
(九)
怪符号,顾盼远的速写本上也有。他肯定去过十七号画室。
看来要解开这个谜团,十七号画室是绕不过去的坎。
可通往顶层的那道楼梯门,被一把老式铜锁锁着,钥匙据说在校长办公室的保险柜里。
但我没死心。我开始琢磨主楼的结构,试图找出其他路径通往顶层。墨华的主楼是老式建筑,内部结构复杂,多有通风管道和废弃储藏室。
终于,我在主楼西侧外墙上,发现一个几乎被常春藤完全遮蔽的通风口,位置恰在顶层画室下方。
一个周末深夜,我避开巡逻保安,带着绳索和手电,摸到主楼西侧。
冬夜的寒风如冰凌般刮骨,我却感到一股莫名的兴奋。
我费力爬上外墙,拨开厚密的常春藤,找到了通风口。铁丝网锈蚀严重,我用钳子轻易便将其弄开。
通风管道内狭窄积尘,弥漫着腐朽的霉味。我蜷缩着身子,一点点向上攀爬。四周漆黑,只听见自己咚咚的心跳和粗重的喘息。
不知过了多久,我终于摸到一个向上的开口。推开沉重的铁板,我从通风管道钻出,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布满蛛网的阁楼。
阁楼一侧,有扇小木门,门上钉着块褪色的铜牌,模糊刻着十七。
我心怦怦狂跳。这里,便是传说中的十七号画室。
(十)
画室里一片狼藉。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松节油、尘土以及一种难以名状的霉味。
月光从积满污垢的窗户透入,在地上投下斑驳光影。
画架倾倒歪斜,画布上蒙着厚尘,颜料管散落一地,有些已干裂。
画室正中,立着一个颇大的画架,上面蒙着一块白布。
我走过去,深吸口气,猛地掀开白布。
眼前是一幅未完成的油画。
背景是墨华主楼,却笼罩在一片难以言喻的暗红色调中。天空似燃烧的晚霞,又似凝固的血块。主楼的窗户里,透着幽幽的、仿佛来自地底的光。
画面的焦点,并非主楼,而是主楼前空地上,一个背对画面的模糊人影,微微仰首,凝视着主楼西侧顶层,那扇属于十七号画室的、漆黑一片的窗户。那人影的姿态,透着一股说不出的专注。
这笔触,分明是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