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章 豫西残害23名年轻女性,罪犯身份特殊,动机成谜
,而歹徒手持一把长刀,如果贸然进去,可能俩人都会命丧歹徒的刀下。

    于是,他只得返回室内找到了一把铁锹,而后急忙冲了进来,可为时已晚,歹徒已跳窗逃走,此时,小青被刺中后背的要害,当场死亡,旁边还留着嗷嗷待抚的幼儿。

    歹徒连续犯案,而且地域逐渐扩大,警方立即扩大排查范围,果然,在1987年,陕西也发生过两起类似的恶性案,因为那时没有视频监控,案件久未得到侦破。

    警方通过跨省联案,发现从1986年至1988年,近两年的时间里,豫西及附近省市共发生二十二起极其相似的案件,其中八人被杀身亡。

    被侵害的对象均为漂亮年轻的女性。

    【独特的鞋印,锁定罪犯】

    后来警方经过多地调查,罪犯留在现场的有一个有力的证据:一个清晰的胶鞋印,经过反复甄别,歹徒始终穿着同一种胶鞋。

    根据歹徒的作案特点和手法,以及胶鞋印,警方推断,这一系列残害女性的凶手均为同一人所为。

    警方立即将这种胶鞋作为破案的出口,因为这种胶鞋和街上卖的那种普通胶鞋有很大区别,据鞋厂技术人员辨别,此胶鞋是一种作训鞋,是属于部队特殊兵种的胶鞋。

    那么,歹徒很可能是现役军人或者已退伍的军人,根据案犯作案的区域推断,他的部队应该就在豫西特大城市的这个代管县,经过细致分析,警方锁定了解放军某军种的一个旅,因为该部队会配发这种作训鞋。

    而这个旅就在该县郊外驻扎,部队战士在休假时间段,完全有机会出来。

    而部队的营房距河南西部特大市也不远,距陕西也近。

    警方立即和部队取得联系,并重点排查在作案的时间段,有机会到过案发地点的官兵。因为部队管理严格,对于哪些人请假或者休假的情况都有记载,排查起来并不复杂。

    刑警侦查员们对该特种旅的所有官兵都经过细致的过筛,都不具备作案的条件,只有五个请假回去的战士暂时无法到联系。

    指挥部对这五个人不抱多大希望,不过本着人人要见面的原则,侦查员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逐个见面落实排除。

    10天左右,其中有四名战士相继回到部队,他们因没有作案时间,也被排除作案嫌疑。

    还有最后一名叫做王鸿博的士兵一直不见踪影。

    经过对王鸿博的父母的了解,此人的作案嫌疑不能排除。

    王鸿博本人在该旅服役,也到过西部特大市学习的经历,而他的父母又是该部队在西安某教学机构的老师。

    也就是说,王鸿博是具备与这三个案发点有关联的人。

    警方从该旅了解到,王鸿博请假的理由,是因为其弟弟要结婚所以离开的

    ,当侦查员和其父母联系后,他们感觉很惊讶,王鸿博的弟弟只是一个高中生,和哪个结婚?

    他父母说王鸿博是回来过,不过要了一些钱,换了便服之之后,就匆匆忙忙离开了,当时,他们问他到哪去?他说让他们别管。

    根据迹象看来,王鸿博很可能就是嫌疑人。

    现场留下的歹徒的指纹就成为了锁定罪犯的重要证据。

    由于王鸿博还在部队服役,调查一个军人必须经过部队首长的同意。

    当几名侦查员问到王鸿博在部队的表现时,周围的官兵一致说,王鸿博为人非常正派,口碑很好。因为他在部队很用功,在项目比赛中曾被评为技术标兵,并且被提为副连级干部。

    因为王鸿博出生在部队的教师之家,从小温文儒雅,谈吐文明,空闲时间别人在谈吸烟喝酒聊女人时,他静静呆在一旁,从不参与这些话题的谈论。

    1988年底,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90年代大案系列简介 >90年代大案系列目录 > 第4章 豫西残害23名年轻女性,罪犯身份特殊,动机成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