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40章 广州“割奶恶魔”罗树标案侦破始末(3)
首饰。

    这背后是有原因的,大家都清楚,三陪小姐的工作环境复杂,面临的危险系数极高,经常会遭遇殴打和抢劫,据统计,她们被抢劫的比率高达百分之九十。

    一旦遇到劫匪,如果三陪小姐身上没钱,或者反抗了,那么情况很容易恶化,从单纯的抢劫演变成抢劫伤人,甚至是杀人。

    所以,在长期的从业过程中,三陪小姐们形成了一个行规——会很聪明地佩戴一到两个假首饰。

    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在遭遇抢劫时,主动把假首饰交出去,以此来保住自己的性命。

    毕竟,一些劫匪并不识货,拿了这些假首饰就满足了,也不会再对她们大打出手。除了三陪小姐这个职业,确实很难找到其他职业的女性会有这样的行为模式。

    基于这一判断,老专家们又对受害者的遗体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检查和分析。

    他们发现,死者几乎都烫染了头发,而且发型可不是普通的样式,大多是那种比较夸张的造型,完全不像是普通良家妇女会弄的。

    不仅如此,她们的手指和脚趾基本都染了指甲,而在一般情况下,普通家庭妇女很少会这么打扮。

    现场留下的衣物并不多,对仅有的几件衣物进行分析后发现,这些衣物的风格都比较暴露、性感,而且价格低廉,这种种特征都与三陪小姐的身份十分吻合。

    尸检结果更是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其中一些女孩的身体检查表明,她们曾经患过性病。就这样,老专家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轻轻松松就解决了这个案件中最难啃的“骨头”——确定了受害者的职业。

    这便很好地解释了,为何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警方始终无法确定受害者的身份。

    这些从事三陪工作的女子大多来自外省,抵达广州后,她们往往会给自己取一个假名,以此来掩盖真实身份。出于种种原因,她们自然也不会向亲属透露自己的实际落脚点。

    从这类从业者的职业特点来看,首先,她们鲜少结交朋友;其次,与家人的关系通常较为疏远,甚至处于敌对状态。

    如此一来,不管是她们的亲属,还是同行,都对这些小姐的真实姓名和身份一无所知。

    特别是站街女这类三陪小姐,流动性极大,居无定所,今天在这个地方,明天就跑到了另一个地方。

    所以,一旦她们突然失踪,根本不会有人在意,更别说有人会为此报警了。即便在发廊工作的小姐失踪,老板也不敢轻易报警,毕竟卖淫在我国属于违法行为。

    然而,当警方确定受害者的职业为三陪小姐后,案件迎来了重大转机。

    警方迅速展开行动,对三陪小姐的收容材料进行全面审查,尤其着重对比她们留下的指纹。

    考虑到三陪小姐流动性强的特点,警方并未将调查范围局限于广州市,而是查阅了整个广东省,甚至还延伸到了邻省的相关资料。

    广州市警方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总共检查的档案指纹数量高达

    160

    万份之多。功夫不负有心人,警方终于成功查到了两名死者的指纹。

    依据在妇教所留存的资料,警方顺利确定了这两名死者的身份以及她们老家的住址。

    随后,警方立刻赶赴她们的老家,对其亲属展开调查,结果证实这两人确实是南下打工的卖淫女。家属随后也赶赴广州,经辨认后确认尸体正是她们本人。

    查到死者身份这一消息,着实让广东警方感到十分欣喜,大家都沉浸在案件取得重大突破的喜悦之中。可惜的是,这份喜悦并未持续太久。

    在社会治安的复杂拼图中,“三陪小姐”这一特殊群体的存在,带来了诸多棘手的问题。

    她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90年代大案系列简介 >90年代大案系列目录 > 第140章 广州“割奶恶魔”罗树标案侦破始末(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