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41章 广州“割奶恶魔”罗树标案侦破始末(4)
每一次判断都经过深思熟虑。

    终于,在无数次的研究探讨之后,成功锁定了涉案车辆的型号——一款自重仅有零点六吨的微型卡车。

    这款微型卡车构造独特,前面的驾驶室空间有限,刚好能容纳两人乘坐;后面则设有载货区域,方便拖运货物。

    据调查了解,在广州这座繁华的大都市里,此类微型卡车的保有量大概在一两千辆左右。它们主要活跃在建筑行业,成为装修人员运送少量材料的得力工具;

    同时,也有一部分以送货为生的私人司机选择使用这种车型。随着车辆型号的确定,案件调查有了新的方向,凶手的范围也因此大大缩小。

    另外,通过对抛尸地点分布情况的细致分析,专案组发现其中几个抛尸地点都紧紧围绕在海珠区新窖镇周边。

    这一关键线索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视,据此判断凶手极有可能就居住在这一带。

    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警方为了及时拦截可疑人员和车辆,在镇子附近的道路上设置了多个哨卡,部署了严密的防控力量。

    但狡猾的凶手却仿佛能洞悉一切,抛尸行为常常在警方的眼皮底下悄然发生。

    这一异常现象让警方进一步推论,凶手必定对当地环境了如指掌,熟悉一些鲜为人知的小路,从而能够巧妙地绕过哨卡,成功实施抛尸。

    不仅如此,警方对整个作案过程进行了深入剖析。

    他们发现,所有的杀人案件均发生在夜晚,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仿佛成了凶手罪恶的掩护。

    而对于尸体的残忍破坏行为,也大多选择在夜深人静的时刻进行,此时整个世界仿佛都陷入了沉睡,却不知罪恶正在悄然上演。

    抛尸时间则通常选在第二天凌晨,天还未完全亮,整个城市还在半梦半醒之间。

    从杀人到抛尸,所有行为均在短短十二小时内完成,从未拖延到第二天白天。这一系列看似紧凑的作案时间安排,背后似乎隐藏着凶手的难言之隐。

    经过仔细推理,专案组认为,凶手应该是有家庭的人,并非独自一人居住。之所以要在第二天凌晨匆匆抛尸,极有可能是害怕被家人发现自己的罪恶行径,从而暴露身份。

    同时,从凶手能够长时间在夜晚对尸体进行奸污和剥皮等令人发指的行为来看,他必定拥有一个独立且不易被人打扰的空间。

    这个空间可能是家中的地下室,阴暗潮湿,鲜有人至;也可能是阁楼,高高在上,远离家人的日常活动范围。

    在这个私密的空间里,凶手可以肆无忌惮地实施他的暴行,而不用担心被家人察觉。

    晚上时分,家人一般不会靠近这个区域,这也为凶手提供了作案的便利条件。综合种种迹象,专案组推测,凶手的家人大概率并不知晓他所犯下的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恶行。

    最后,在案件调查过程中,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线索。从一九九二年五月开始,原本疯狂作案的凶手突然停止了一切犯罪活动,长达半年之久。

    这半年的“平静期”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藏玄机,它无疑为案件的侦破提供了新的突破口,成为解开整个谜团的关键一环。

    依据性变态犯罪心理的深入剖析,凶手在毫无外界压力的状况下,绝不可能主动终止犯罪行为。

    毕竟对于这类心理扭曲的罪犯而言,犯罪行为往往如同成瘾般难以自控。如今,凶手却突然停止犯罪长达半年之久,排除其他不可能因素,唯一合理的解释便是他被迫如此。

    刑侦专家经过审慎研究判断,在一九九二年五月至十一月这段关键时期,凶手要么受到了公安机关强有力的打击,使其不敢再轻举妄动;

    要么是遭遇了诸如疾病缠身、严重受伤等状况,从客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90年代大案系列简介 >90年代大案系列目录 > 第141章 广州“割奶恶魔”罗树标案侦破始末(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