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开档案,里面果然藏着王夫子的修订稿,还有一份盖着先帝玉玺的遗诏副本。苏砚正要将东西收好,突然听到外面传来脚步声。快躲起来!赵文远拉着他躲进书架后,只见御史中丞张怀德带着几个黑衣人走了进来。

    那两个书生还没抓到张怀德的声音阴鸷,王肃之的嘴硬得很,再这样下去,当年的事迟早会败露。一个黑衣人躬身道:大人放心,太子那边已经放出风声,说王肃之通敌叛国证据确凿,明日早朝就要定罪。

    苏砚握紧拳头,指甲几乎掐进掌心。赵文远按住他的肩膀,示意他冷静。等张怀德等人离开后,两人悄悄溜出御史台,直奔太子东宫。

    东宫书房内,太子萧景琰看完密档,神色凝重:原来如此!这些年来,张怀德一直与辽国暗通款曲,故意篡改舆图,就是为了削弱大宋边防!他站起身,来回踱步:明日早朝,你们随我一起面圣,当众揭穿他们的阴谋。

    第二日清晨,金銮殿上,文武百官分列两旁。张怀德站在班列之首,嘴角挂着得意的笑。当太子呈上先帝遗诏和舆图修订稿时,他脸色骤变:陛下,这分明是太子伪造的!王肃之私通辽国,证据确凿!

    是吗苏砚挺身而出,从怀中掏出一封信,这是张大人与辽人的密信,前日在御史台密室所得!殿内顿时一片哗然。张怀德额头上冒出冷汗,强自镇定:你……你血口喷人!

    正在这时,林大夫带着一群江湖豪杰闯入殿中,为首的竟是天机阁阁主。陛下,我等愿为太子和两位书生作证!天机阁阁主呈上一卷文书,这是二十年前参与舆图修订的官员联名书,足以证明王肃之的清白!

    data-faype=pay_tag>

    皇帝看着满殿证据,龙颜大怒:张怀德,你还有何话说张怀德扑通跪地,瘫倒在地:陛下饶命……

    王夫子被无罪释放那日,应天书院师生夹道相迎。苏砚和赵文远站在人群最前方,看着夫子步履蹒跚地走来,眼眶不禁湿润。你们长大了。王夫子抚摸着两人的头,记住,书生手中的笔,有时比刀剑更有力量。

    经此一役,萧景琰在朝堂上的威望大增。他重用苏砚和赵文远,命他们主持修订《太平寰宇记》。苏砚带着测绘队走遍大宋山河,将真实的地理风貌记录在册。每到一处,他都会想起王夫子的话,笔下的每一道线条,都饱含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三年后,辽军突然南下,直逼雁门关。苏砚看着手中的舆图,上面详细标注着雁门关的地形和布防。萧景琰召见他时,目光坚定:此次出征,就靠你的舆图了。

    苏砚握紧拳头:臣愿随太子殿下一同出征!他换上铠甲,骑上战马,告别了应天书院的同窗和汴梁城的繁华。在漫天黄沙中,他望着远处的烽火,心中只有一个信念:用手中的笔,守护这万里山河。

    雁门关外,辽军的营帐连绵不绝。苏砚指着舆图,向萧景琰献计:敌军粮草皆囤积在黑水河畔,若能断其粮道……萧景琰沉思片刻,点头道:好!就依你所言!

    夜色深沉,苏砚带领一支轻骑,沿着舆图上标注的小路,悄悄接近黑水河畔。当他们点燃敌军粮草的那一刻,冲天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辽军大乱,萧景琰趁机率军出击,杀得辽军丢盔弃甲。

    这场战役大获全胜,苏砚因功被封为测绘使,负责绘制全国舆图。他走遍大江南北,将山川河流、城镇村落一一记录。在他的努力下,一套完整的《大宋舆图》终于完成,成为守护大宋江山的重要典籍。而他与赵文远,也从书院学子,成长为了名垂青史的国之栋梁。

    第四章:雪域烽烟

    庆历八年冬,雁门关大捷的捷报尚未冷却,西北边境又传来急讯——吐蕃赞普亲率铁骑,翻越终年积雪的昆仑山,直逼河湟谷地。寒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墨卷山河志简介 >墨卷山河志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