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默正和几个同学视频,镜头扫过我贴满兼职广告的书桌时,他们爆发出刺耳的笑声。
穷鬼还想当舞者不如去天桥卖艺算了!这些话像尖刺,扎得我眼眶发烫。
就在我快要被挫败感淹没时,转机再次出现。
第二天在图书馆,我正对着高数题抓耳挠腮,忽然有人敲了敲桌面。
抬头对上一双清澈的眼睛,戴着金丝眼镜的学姐把一叠笔记推到我面前:沈清,计算机系研二。老周说你需要辅导
我盯着她笔记本上工整的字迹,喉咙发紧:学姐,我……我可能付不起辅导费……
谁说要收费了我是义工!沈清挑眉,镜片后的目光带着几分锐利,老周欠我个人情。再说,你的分数能上北大,底子不差,别浪费了。
她翻开课本,笔尖点在例题上,从现在起,每天晚自习跟我走。
那天傍晚,我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夕阳把影子拉得很长。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母亲发来消息:今天多打了一份工,赚了30块。我嘴角不自觉上扬,回复道:妈,我在学校挺好的,还认识了厉害的学姐和朋友。
街舞社的训练依旧艰苦,膝盖在地板上磨得青紫;和沈清的补习常常到深夜,草稿纸用了一张又一张。
但每当觉得撑不下去时,我就会想起老周说你有天赋时的肯定,想起沈清讲解题目时的耐心。
或许,深大真的是正确的选择。
这里有嘲笑和偏见,但也有愿意拉我一把的人。
而我,终于在这漫长的步行路上,看到了第一缕曙光。
5
双重困境
街舞社的训练室里,汗水顺着发梢滴落在地板上,我跟着节奏奋力舞动,老周的喝彩声混着音乐在耳边响起。
自从加入街舞社,我的生活仿佛照进了一束光,不仅找到了自信,500元的演出费更是缓解了家里的经济压力。
然而,这份来之不易的平静,很快就被打破了。
回到宿舍,手机不断震动,班级群里弹出的消息让我脸色骤变。
陈默将我熬夜练舞的视频剪成鬼畜,配上小丑的日常的标题发在群里,还@所有人:看看这位大忙人,还有时间学习吗
消息下方,是一连串的嘲笑和讥讽,像一把把利刃,刺痛着我的心。
我找到陈默,他正翘着二郎腿,戴着耳机,嘴角挂着得意的笑,仿佛在宣告他的胜利。
陈默,你什么意思我强压着怒火问道。
字面意思。他摘下耳机,眼神中满是不屑,别以为会跳个舞就了不起,成绩烂得一塌糊涂,还想证明自己做梦吧!
还没等我回应,街舞社的通知又让我陷入了更深的困境。
文化节提前到了下周,训练强度陡然增加,每天都要排练到深夜。
而小组作业也到了关键阶段,林小雨在群里艾特我:明天必须交调研报告,不然小组作业就别想过关了!
我蹲在走廊里,啃着冷掉的面包,看着手机里两边不断弹出的消息,只觉得一阵头疼。
记账本上,妹妹的学费、父亲的药费,还有下个月的房租,像一座座大山,压得我喘不过气。
如果错过这次街舞社的演出,不仅会让老周失望,那500元的收入也会泡汤;可要是不完成小组作业,面临的将是挂科和辅导员的斥责。
兄弟,你脸色不太好。老周不知何时出现在我身后,递来一瓶水,是不是压力太大了
我苦笑着摇头:老周,文化节提前,训练和作业时间全撞了,我……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老周拍了拍我的肩膀:我理解你的难处,但这次演出对咱们社很重要,你又是领舞,真的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