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章:神都惊变
武周长安年间,神都洛阳正值隆冬,大雪纷飞,将整座城池装点得银装素裹。南市的街道上,行人寥寥,只有零星的商贩在寒风中叫卖。十六岁的少年裴砚背着竹篓,穿梭在人群中。他自幼父母双亡,靠着在南市帮人跑腿、搬运货物为生,与年迈的祖母相依为命。
这日,裴砚如往常一样来到南市,准备寻找雇主。突然,一阵喧闹声传来。他挤过人群,只见几名神策军士兵正粗暴地驱赶一群流民,流民中有老有少,衣衫褴褛,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为首的神策军将领满脸横肉,大声呵斥道:武皇陛下有令,流民不得滞留神都,速速离开!流民们苦苦哀求,却无济于事。
裴砚心中不忍,上前说道:军爷,这天寒地冻的,他们能去哪里还望您行行好。那将领闻言,怒目圆睁:哪里来的小子,敢多管闲事!说着,挥起马鞭便朝裴砚抽来。裴砚眼疾手快,侧身躲过。就在这时,一位身着白衣、气质不凡的公子拨开人群走了出来。
公子名叫李逸,是唐室宗亲,虽在武周时期低调行事,但心怀侠义。他上前拦住神策军将领,说道:王将军,何必与这少年为难。这些流民着实可怜,还请高抬贵手。王将军认出李逸身份,虽心有不满,却也不敢发作,冷哼一声,带着士兵离去。
李逸见裴砚机灵勇敢,心生好感,便问道:少年,可愿到我府上做事裴砚想到家中祖母,犹豫片刻后点头答应。就这样,裴砚跟随李逸来到李府,开启了他命运的转折。
李府内雕梁画栋,气派非凡。裴砚被安排在府中做杂役,虽比以往辛苦,但吃住不愁,还能按时给祖母送钱送物。一日,裴砚在打扫书房时,无意中发现一本陈旧的典籍,封面上写着山河秘录四字。好奇心作祟,他翻开典籍,里面记载着一些关于洛阳城地下秘道和神秘宝藏的传闻。
还没等裴砚细看,李逸走了进来。裴砚慌忙将典籍放回原处,心中忐忑不安。李逸却并未责怪,只是意味深长地说:此书关乎重大,切莫外传。裴砚这才知道,李逸一直在暗中寻找失落的唐室宝藏,以期有朝一日能恢复李唐江山。
第二章:秘道疑云
自那日之后,裴砚对《山河秘录》中的内容念念不忘。他开始留意府中的一举一动,发现李逸时常在深夜与一些神秘人密会。裴砚心中好奇,却不敢多问。
一日深夜,裴砚起夜时,看到李逸悄悄走出府门。他按捺不住好奇心,远远地跟了上去。李逸七拐八绕,来到了洛阳城的一处废弃寺庙。裴砚躲在暗处,只见李逸与几个黑衣人会合后,一同进入了寺庙。
裴砚等了许久,见无人出来,便小心翼翼地走进寺庙。寺庙内阴森恐怖,蛛网密布。他在角落里发现了一块活动的石板,掀开石板,一条漆黑的秘道显露出来。裴砚深吸一口气,顺着秘道往下走去。
秘道狭窄昏暗,裴砚摸索着前行。走了一段路后,他听到前方传来说话声。他屏住呼吸,悄悄靠近。只听李逸说道:此秘道相传是北魏时期所建,直通皇宫,若能掌握,对我们大有帮助。另一人问道:那宝藏是否也在此处李逸摇摇头:目前尚未可知,还需继续探查。
裴砚听得心惊肉跳,正欲离开,却不小心踢到了一块石头。谁在那里!李逸大喝一声。裴砚知道躲不过去,只好走了出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公子恕罪,小人只是好奇,并无恶意。
李逸见是裴砚,神色缓和了些:你既已得知,便也不再瞒你。但此事关系重大,若有半点泄露,必将招来杀身之祸。裴砚连忙点头:小人发誓,绝不说出半个字!李逸见他态度诚恳,便将他纳入了自己的计划之中。
此后,裴砚跟着李逸等人在秘道中穿梭,寻找宝藏线索。然而,他们的行动似乎被人察觉了。一日,当他们再次进入秘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