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沿着

    1932

    年的老砖生长。

    淑贞突然蹲下身,指尖抚过砖面上的弹孔

    ——

    那是淞沪会战时的流弹留下的,此刻被绿植嫩芽穿成了天然花窗。

    看这儿!

    阿杰的手机屏幕映出环保地图,3D

    建模的老码头长椅正在闪烁,每根木板都来自

    1941

    年拆毁的难民棚,底下埋着子弹壳当钢筋。

    淑贞摸着长椅上的铜铭牌,1941

    年冬月99陈记木器行

    的刻痕里嵌着木屑,凑近闻竟有淡淡的樟木香

    ——

    那是当年难民们用旧衣柜改的木板。顾守礼突然发现,长椅的弧度竟与他记忆中母亲的摇篮曲节奏吻合。

    无人机群在江面拼字时出了故障。原本该显示

    体面不分新旧,却先跳出

    体体面面吃饭,气得阿杰直拍手机:AI

    又把民国词典吞了!

    但当错位的无人机灯光扫过顾守礼的伤疤,老人突然笑了

    ——

    光斑恰好拼成

    1937

    年他在街头写的抗日标语

    守礼即守国。

    data-faype=pay_tag>

    生态墙的智能导览突然播放

    1940

    年的广播:市民们请注意,节约每寸布,可织千件衣......

    现代青年们的智能音箱同时响起提示音,竟是同款方言播音。阿明的环保

    APP

    突然弹出成就:收集

    1937-2025

    年的体面碎片

    ×108,配图正是展柜里的草绳腰带与生态墙的老砖。

    暮色漫进遗址时,顾守礼摸着长椅上的弹孔形状,突然从长衫里掏出半块芝麻糖

    ——

    纸包上的油渍恰好渗成四行仓库的轮廓。当年的体面,

    他把糖递给阿杰,是把苦日子嚼出甜,再把甜藏进规矩里。

    年轻人的指尖触到糖纸内侧的铅笔字:给阿毛留,正是淑贞菜谱末页的同款字迹。

    沈墨白望着江面的无人机终于拼对字样,中山装口袋里的手机震动,文创店发来消息:夜壶造型的智能音箱已上市,内置

    1930

    年代叫卖声。

    他突然笑了,想起在文创店抢救青花罐时,顾守礼坚持要在智能音箱底部刻

    勺不过界,说

    规矩是时光的榫卯。

    当海关大钟的电子音与遗址内的留声机杂音共鸣,现代青年们发现,展柜里的草绳腰带正在智能温箱里轻轻摆动,像在拥抱

    2025

    年的秋风。而顾守礼的瓜皮帽,此刻正被无人机的探照灯照亮,帽檐阴影投在生态墙上,与爬山虎的藤蔓共同写成

    ——

    体面不是挺直的腰板,是伤疤结痂时,仍要把痂口长成花朵的倔强。

    这场穿越时空的体面课,最终在荒诞的科技故障与历史细节的共振中落幕。阿杰把长椅的木屑扫进

    3D

    打印机,打算做成

    时光榫卯

    饰品;淑贞摸着生态墙的老砖,突然懂得母亲当年为何要把补丁缝成花瓣形状。当遗址的

    LED

    屏切换成两个时代的餐桌:一边是酱菜坛配草绳腰带,一边是智能公筷架配环保长椅,人们终于明白,所谓体面,不过是每个时代在苦难里长出的温柔铠甲

    ——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沪上幻变:跨时空的交融其二简介 >沪上幻变:跨时空的交融其二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