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荆花相关的故事。
项目一经推出,便收到了来自127个国家的投稿,从香港维多利亚港的洋紫荆旗帜,到澳大利亚悉尼的野生紫荆花林,不同肤色的孩子们用影像诉说着对这种花朵的热爱。
唐王和苏语全力支持儿子的项目,将工作室的展厅改造成临时展馆,展出优秀作品。
在开展仪式上,念柳望着父母布满岁月痕迹,却依然明亮的眼睛,动情的说:小时候总觉得你们的爱情故事像童话,现在我才明白,是你们用坚持和热爱,让童话照进了现实。
与此同时,苏语开始整理这些年积累的文化交流资料,着手撰写一本名为《紫荆花开时》的书,书中不仅记录了他和逃亡的爱情历程,更详细介绍了中英文化在柳州这片土地上的碰撞与融合。
第20章:永不凋零的春天
又是一个紫荆花开的季节,唐王和苏语迎来了银婚纪念日。
此时的他们,鬓角已染上白发,但眼神中的爱意却愈发浓烈。
友谊园里,当年他们亲手种下的紫荆树早已亭亭如盖,树下摆满了世界各地寄来的祝福卡片。
念柳瞒着父母,策划了一场特别的纪念活动。
他邀请了这些年因紫荆花与他们结缘的朋友们:英国的设计师,柳州的非遗传承人,参与全球紫金计划的孩子们,大家齐聚一堂,用各自的方式表达祝福。
一位法国艺术家现场创作了一幅巨大的紫荆花沙画,画面中,唐王和苏语的身影在花海中渐渐变老,却始终手牵着手。
当晚,柳江两岸的灯光秀准时亮起,江面倒映着粉紫色的光影,如同一条梦幻的星河。
唐王牵着苏语的手,漫步在熟悉的街道上。
还记得第一次来柳州,我只是个好奇的游客。
唐王感慨道:现在,这里早已成了我的家,而你,是我这辈子最美好的风景。
苏雨靠在唐王肩头,看着漫天飞舞的花瓣,轻声说:我们的故事,会像这紫荆花一样,岁岁年年,永不凋零。
远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照亮了他们幸福的笑容,也照亮了这座因爱与文化而更加璀璨的城市。
而他们的故事,仍在继续,如同那永不落幕的春天,在岁月的长河中,绽放出永恒的光彩。
第21章:跨洋花信
银婚纪念日过后,唐王收到了一封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邀请函。
校方希望他能担任客座教授,开设一门关于文化交融与视觉艺术表达的课程,将他在中英文化碰撞中积累的创作经验分享给更多年轻学子。
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但意味着他要离开柳州,离开苏语和熟悉的生活环境。
去吧,苏语一边帮唐王收拾行李,一边说道,把我们的故事,把柳州的美,讲给更多人听。
她偷偷在唐王的行李箱里塞了一包晒干的紫荆花,还有一本记录着他们这些年生活点滴的相册。
在剑桥的课堂上,唐王将柳州的紫荆花,螺蛳粉文化与西方艺术理念相结合,独特的教学方式吸引了众多学生。
他时常会在课间展示那张在柳侯公园拍摄的全家福,讲述自己与中国,与柳州的不解之缘。
学生们被这个浪漫的故事深深打动,不少人开始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兴趣,甚至计划到柳州旅行。
第22章:双城花开
唐王在剑桥任教的日子里,苏语也没闲着。
她不仅要打理工作室,还要继续完成《紫荆花开时》的书稿,同时还要关注全球紫荊花计划的进展。
尽管每天都很忙碌,但她依然会坚持和唐王视频通话,分享柳州的日常。
今天又有游客在工作室门口打卡拍照,新培育的双色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