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16贵生道人
治疗风寒感冒,因此认为薄荷是温性药。但在金元之后,医家发现薄荷用来治温热病更具疗效,渐渐就将薄荷定为凉性药。

    虽然有着前世记忆这个作弊利器,但是行医开方,治病救人容不得丝毫马虎。苏衡不敢妄自托大,自认为还是要跟着当世名医,潜心学习,方能独立出诊。再说了,就算他现在打包票说会诊病开方,又有谁会把一个五岁小儿的话当真。

    贵生道长想收他为徒一事,苏洵早在苏衡苏醒那日就告诉他了。次日,苏衡又收到了贵生道长托人送来的珍贵医书。其实,苏洵本人对入道一事并不反感。医者,道也。大道三千,以医为道,又何尝不是一种道。

    “阿兄——走啦~”苏轼见苏衡又陷入沉思,久久不动,只好自己慢吞吞地爬下床,迈着小短腿“哒哒哒”地跑到苏衡跟前,抱住了苏衡的手,来回摇晃。

    “嗯。”苏衡回过神来,揉了揉苏轼的脑袋,拉着他这块小黏糕往正厅走去。

    先用饭吧。等明日去玉局观见了贵生道长,也许他就能多一位师傅了。

    “对了”,贵生道人用脚踹了踹无碍子,示意道,“院中那棵银杏底下,我埋了点东西。待我离开眉山后,你记得把树下的东西挖出来,给我徒弟送去。”

    无碍子:“你要离开眉山?就七日你都待不住,去哪儿?”

    “去彭山。”

    “作甚?”

    “哎呀,你管那么多做什么!总之,你记得替我把东西送到就是了。”贵生道人嫌无碍子刨根问底烦得很。

    “为什么要我去送?你自己去,正好临走前你和你徒弟见一面呗。”无碍子没答应。

    “不行,我去送就没意思了。就是这种若即若离、似近非近、朦朦胧胧的感觉,才能勾得我徒弟日日惦记我这个未来的师傅。什么都敞开来,摊开来,那就没意思了。这一点,我还是跟你这个神算子学的呢。”贵生道人摇头晃脑道。

    无碍子看他那一脸贱兮兮的模样就嫌弃不已,没好气地答应道:“行吧,我替你送。”

    ·

    六日后,城南纱縠行苏家。

    窗外的竹影随风起舞,苏衡在窗前垂眸读书,不时在纸上落墨,记下一闪而逝的灵感。房间内静悄悄一片,惟有翻书的轻微声响与毛笔摩擦纸面的声音。

    三岁的小苏轼抱着程氏买给他的磨喝乐,在榻上安静地玩耍。

    磨喝乐是深受小孩子们欢迎的小人偶,用土抟成童子的模样,小脚小手,煞是可爱。苏轼手里的这个磨喝乐是个男娃娃,做的精美,五官清晰可辨,还穿了一件碎布做成的小衣裳,比起那些无甚装饰,几枚铜板就有一个的磨喝乐,要精致许多。

    苏轼玩着磨喝乐,时不时还要抬头看看正在读书的苏衡,以确认自家兄长的存在。自从除夕夜过后,苏轼更黏着他家兄长了,几乎到了寸步不离的地步,生怕一个不注意,苏衡又像除夕那晚一样倒下。

    “阿兄,该用朝食了。”苏轼出声提醒道。

    自从得了贵生道人托无碍子送来的一大箱医书,苏衡几乎日夜沉迷研习医术,一得空就泡在房里读书写笔记,常常忘记时间。每每多亏苏轼提醒,这才没有误了饭时。

    放下手中的医书,苏衡揉了揉眉心。前世,他继承了老道士的医术,又得到中医药大学的系统培养,早已可以独立行医。但是,一朝成为大宋子民,他空有一身医术,却难以施展。对他而言,最大的难点就是药材的辨名。

    千年来,中医传承虽没有断绝,但是在流传过程中,却难免由于人为的笔误或者理解的不同造成讹传。同一种药材,在宋代叫这个名字,到了后世,却可能指代另一种性味全然不同的药材。又或者同一种药材,宋时的名称与后世常用的名称全然不同。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宋道医简介 >大宋道医目录 > 16贵生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