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眼不见心不烦。
一周后小李再次通风报信。
近来金阁楼屋漏偏逢连夜雨,几个菜品被顾客投诉有异味,据说是赵天成为省钱用了不新鲜的食材。
网上已经出现了不少差评,金阁楼的招牌越来越臭。
有三个长期合作的企业已经明确表示不再与金阁楼续约。
整个团队人心涣散,已经有一半员工递交了辞职信。
金阁楼老客户解约这事我倒是清楚。
这些客户目前已经和品味轩签了合同,谁让陈伟这人又有眼光又会经营呢
那几个大客户当初都是冲着我的手艺来的,现在我去了品味轩,他们自然跟过来了。
网上突然发现王海涛在招聘网站发布了多个厨师职位,薪资开得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一倍。
以我对王海涛的了解,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一周后,在一个食品展的现场,我再次遇到了王海涛。
他身边跟着满脸焦虑的赵天成,而我则代表品味轩进行美食展示。
轮到王海涛那边展示菜品时,陈伟看着他们的料理,脸上藏不住幸灾乐祸的表情。
果然,评委当场指出王海涛端上来的菜品与网上某知名主厨的作品一模一样,质疑他抄袭创意。
王海涛的脸色难看到极点,赵天成更是尴尬得无地自容。
虽然展会方没有直接取消他们的资格,但已经颜面尽失。
轮到我展示创意料理时,王海涛全程黑着脸,目光如刀般盯着我。
展会上不期而遇,王海涛从头到尾没有和我说过一句话,一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的架势。
回去的路上,陈伟笑着问我看出没有,金阁楼的料理简直就是网红菜式的拼凑。
何止是拼凑简直是生搬硬套,没有半点创意可言。
在场的同行都看出来了,此后金阁楼恐怕会成为业内笑柄。
接下来,王海涛的噩梦还在继续。
多名应聘者在网上发帖控诉金阁楼以高薪诱饵进行假招聘。
据说王海涛召集多位厨师前来面试,要求他们提供完整的创意菜品方案,承诺优胜者可获高薪聘用。
结果所有人都石沉大海,而他们提交的创意却出现在了金阁楼的新菜单上。
有应聘者愤而公开了面试过程的录音,证实了王海涛就是想白嫖创意。
业内流传一个笑话,说有老板每当要推出新菜时,就以谈合作的名义邀请各路厨师来交流,从中窃取灵感。
王海涛是倒打一耙,连求职者都不放过。
不怕恶人用尽心机,就怕蠢人瞎折腾。
眼看王海涛在自掘坟墓的路上越走越远,我只觉得心情舒畅。
起初,王海涛还录视频辩解,称这一切都是误会,是应聘者的妄想,还扬言要起诉他们侵害餐厅声誉。
这彻底激怒了那些厨师,他们决定追究到底。
更糟的是,有人发现王海涛在菜单上盗用了国外知名大厨的招牌菜,连名字都只改了几个字。
随着越来越多的证据出现,金阁楼在行业内彻底臭名昭著,合作的供应商纷纷解约。
有人预测,金阁楼撑不过三个月就会倒闭。
剩下不多的客户再次流失,王海涛陷入了困境。
餐厅又引发一波辞职潮。
苏美玲疯了般给我发短信,指责一切都是因我而起,如果不是我带着马克去了品味轩,金阁楼就不会有今天的局面。
原来的同事们通过各种渠道联系我,语气格外热络,又是奉承又是告密。
他们告诉我,赵天成被开除了,原因是学历和工作经历造假,王海涛还要追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