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重金聘请的保镖队长是个退役特种兵,他验收防弹门时欲言又止:
苏总,这门能防火箭筒。
很好。我咬着吐司翻看报表,再加一套红外线警报系统。
员工们对新环境很满意。
只有财务总监小林偷偷问我:苏总,咱们的下午茶预算是不是太高了
我看了眼银行余额。
税后四千万到账的短信还躺在收件箱里。
乐的合不拢嘴。
不高,以后夜宵也报销。
我埋头工作,把徐琛留下的人脉网织得更加细密。
三个月过去,我手里的大客户名单已经扩充到三十多位。
每一位的身家,都不输当初的魏桩。
离开徐琛后,我才真正意识到。
他教会我的,远比我想象的要多。
不仅是金融市场的敏锐嗅觉,也不仅是谈判桌上的从容不迫。
是他让我明白,真正的资本运作从来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人性博弈。
是他教会我,在利益与风险之间,永远要留一条退路。
也是他让我懂得,最值钱的不是账户里的数字。
而是那些看不见的。
人脉、眼光、判断力。
这些年来,他像一位严苛的导师,把商场上的生存法则,一点一滴刻进我的骨子里。
而现在,我终于能独自运用这些。
手机在桌上震动。
徐琛的微信如约而至:
第一天
暂停解除了吗恢复了吗
第二天
你公司怎么没了
第三天
恢复了吗
第十五天
还没恢复吗
后面每天都会发一条:
今天恢复了吗
我从没想过他会这么执着。
我盯着屏幕,指尖悬在键盘上,最终只回了个系统自带的微笑表情。
就是不说喜欢我是吧。
五分钟后,助理敲门进来:苏总,楼下有人送了个火箭模型来。
我走到窗前,看见一辆熟悉的迈巴赫缓缓驶离。
前台送来的火箭模型上刻着一行小字:
防弹门防得住这个吗
13.
仅仅半年,我就赢了对赌协议。
安信资本的业绩报表上,收益率曲线几乎垂直上冲,连徐氏的老牌分析师都啧啧称奇。
我带着签好的协议去徐家老宅,这次没等管家引路,自己熟门熟路地穿过回廊。
徐父正在书房练字,宣纸上静水流深四个墨字还未干透。
徐伯伯。
我把文件放在案头。
超额37%完成。
他摘下老花镜,手指轻轻抚过协议上的数字,却没有立即查看。
而是慢条斯理地洗茶、温杯。
坐。他指了指对面的太师椅,尝尝这泡老班章,二十年的陈茶。
茶汤橙红透亮,入口却苦涩难当。
我强忍着没皱眉,徐父却笑了:喝不惯
有点苦。我老实承认。
人生就像这茶,他给自己续了一杯,茶汤在杯中打着旋,先苦后甜,你比我想象的更有韧性。
我等着他继续,他却突然问:知道徐琛为什么这么寡言寡语吗
我摇头。
徐父的目光投向窗外,那里有一株老梅树,枝干遒劲:我和他母亲是商业联姻。
他的手指无意识摩挲着婚戒,戒指上的划痕在阳光下清晰可见。
三十年了,我们相敬如宾,却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