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清流黄巢
    清流黄巢

    “姓甚名谁?”

    “在下黄巢,字举天,乃曹州冤句人士。”

    “可有推荐信或身份证明携来?”

    “此乃家师所书推荐信,另有地方官府所出身份证明,烦请审阅。”

    户部集阅官接过信函,却未即刻拆阅,而是端起茶盏,悠然注视面前这名身姿修长、面容白净的青年。

    见黄巢双眸澄澈无邪,微笑回视于己,集阅官不由心生厌烦,清咳两声,偏头指向旁侧登记之队列。

    恰逢一梁姓考生自腰间解下钱袋,以宽袖遮掩,言辞恳切:

    “执事终日操劳,委实辛苦。小生略备菲仪,望执事不吝笑纳。”

    “哎呀,此乃本职之事,怎可收受财物?”

    “执事高风亮节,小生由衷钦佩。然此非贿赂之行,仅为对执事辛苦之微忱,望执事切勿推却,亦使小生内心稍安……”

    集阅官旋即转过头来,瞥见黄巢依旧笑意盈盈,一副毫不上道的模样。

    他虽满心不悦,却也不敢公然违抗职责,只得拆开信件,着手办理科举登记事宜。

    待黄巢转身离去,集阅官才用鼻孔发出冷哼:

    “寒门贱子,身无分文竟还妄图跻身官场?真是岂有此理。”

    不曾想那黄巢居然停下脚步,摆出副正义凛然的面孔,竟当着屋内屋外近百号人的面,朗声呵斥:

    “此言差矣!科举本为选拔贤才之道,旨在打破门

    清流黄巢

    响应王仙芝起义,高举“均平”口号,一度攻入长安。

    将五姓七望的世家血脉近乎屠戮殆尽,以一种极为激烈的方式,打击了门阀势力。

    后虽兵败身亡,但其留下的“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却传颂千古,为人所记。

    黄巢之所以反唐,并非他一开始便心怀天下万民,秉持大同或均贫富之类的崇高理念。

    追根溯源,乃是科举落榜所致。

    据传,他曾先后三次投身科举考场。

    前两次报考的是进士科,却因当时考场黑暗腐败,种种不公因素致使他名落孙山。

    遭受如此打击后,他消沉了好些年。

    第三次,他决定改考武举,心中仍存一丝侥幸,不愿相信文、武科举皆是一般黑暗。

    黄巢武艺高强,在武举比试中力挫各路豪杰,一路过关斩将顺利闯入决赛。

    然而,唐朝的武举考试要求极为严苛,不仅考验武艺高低,还要求考生具备“躯干雄伟、可以为将帅者”的外在形象条件。

    最终,竟以颜值不够出众为由将他淘汰出局。

    也正因这一典故,成年后的黄举天常对着镜子端详自己;

    却觉得这副皮囊堪称大唐男模,哪有半分丑状?

    但在唐代,男子以壮硕魁梧为美,甚至为了凸显这种美感,会特意穿着硬挺面料的半臂服饰,将腰带系于将军肚之下。

    所以,黄巢的“相貌不佳”,表面上是不符合唐时的武将审美标准;

    背后应与文考那般,武举也存在相同的黑幕。

    如今是公元八四一年,而王仙芝起义是在八七五年。

    黄举天虽说还有数十载光阴可供谋划,逐步施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蓝图。

    但颇为急切的他,早在娃娃时期就想过开启种田大业。

    奈何家中老父坚决不允。

    祖辈靠贩卖私盐发家,历经艰辛,直至黄巢父亲这一代才成功将家族形象洗白,成为一方地主豪绅。

    家族众人满心期望皆寄托于黄巢身上,盼他能科举入仕,获取官职,使家族得以继续向上攀升。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黄巢挽天倾简介 >黄巢挽天倾目录 > 第一章 清流黄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