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光下辨认着小篆:《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他的手微微发抖。案几上摊开的《庄子》似乎也在火光中战栗。
将军文吏疑惑地看着他将竹简藏入行囊。
你且下去。会的声音异常平静。待帐中只剩他一人,会取出师父留下的龟甲。火盆里木炭噼啪作响,他默念着占卜的咒语。龟甲在火焰中裂开,纹路如同命运神秘的微笑。
归途中文吏突然发问:将军可知沧浪之水清兮何解
会勒住马缰,远处的渭水泛着粼粼波光:屈原之词。清水濯缨,浊水濯足,随遇而安之意。
将军高见。文吏意味深长地说,只是如今这水,怕是浊得很。
会盯着文吏远去的背影,心中升起不祥的预感。
第四章
祸起
公元前213年深秋,咸阳城笼罩在肃杀之气中。焚书的浓烟终日不散,市井间流传着儒生被活埋的恐怖传闻。
会正在营中擦拭佩剑,亲兵慌张跑来:将军,宫里来人了!
御史大夫带着十名郎官闯进大帐。他们翻检会的私人物品,最终在床榻下找出用油布包裹的《庄子》和祭奠用的木牌。
虎贲千夫长会,御史冷笑着举起木牌,这些是什么
会看着木牌上熟悉的名字,反而平静下来:阵亡将士名录。
按齐制祭祀六国亡魂,形同谋逆!御史厉声道,奉诏收押!
会突然大笑,笑声震得梁上灰尘簌簌落下:我祭奠同袍,何罪之有他猛地踢翻案几,竹简哗啦散落一地。
混乱中会夺门而出。秋夜的冷风刮在脸上,他听见身后追兵的呼喊声和弩箭破空的尖啸。跑过第三个街角时,一支箭擦过他的耳际,钉在前方的槐树上。
会喘息着靠在坊墙上,月光从云隙间漏下,照见他手中不知何时多出的龟甲——那裂纹竟组成一个逃字。
师父...会喃喃自语。他突然明白先是受罪的真正含义。这不是苟活的屈辱,而是为领悟大道必经的磨难。
远处火把如长蛇游来,会咬咬牙,纵身跃入漆黑的巷弄。他不知道的是,在御史回宫复命的路上,一个黑影从屋顶跃下,剑光如雪...
第五章
密云
公元前213年的初冬,咸阳城郊的军营笼罩在压抑的寂静中。会盘腿坐在榻上,借着油灯微弱的光亮研读那卷私藏的《周易》。竹简已经摩挲得发亮,某些段落甚至被手指磨出了凹痕。
第九卦,小畜。会低声吟诵,密云无雨之象,蓄养实力之意...
窗外忽然掠过一阵冷风,吹得油灯剧烈摇晃。会抬头望去,透过窗棂看见夜空阴云密布,却不见半滴雨水落下。这景象与卦象描述竟分毫不差。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抚过腰间剑柄,掌心渗出细密的汗珠。
密云无雨...会喃喃重复着,突然浑身一震。他想起三年前那个同样无雨的冬夜,良在祭奠现场意味深长的眼神。这些年来,那个同乡同袍总在酒后试探他对齐国的怀念,而他竟毫无戒备地谈论过老庄之道...
青铜剑出鞘的铮鸣惊醒了沉思的会。他这才发现自己的手已经自动拔出了佩剑。剑身在灯光下泛着青冷的光泽,像是某种不祥的预兆。
会披衣起身,推门而出。营区静得出奇,本该在巡逻的哨兵不见踪影。夜风送来远处模糊的马蹄声,他数了数,至少有二十骑正朝军营奔来。
不对...会的瞳孔骤然收缩。按照军制,夜间传令最多只需五骑。他转身冲回营帐,迅速将《周易》塞入怀中,又抓起早已准备好的包袱。
第一支弩箭穿透帐布时,会正伏低身体从后窗跃出。箭矢钉入他刚才所坐的位置,尾羽还在微微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