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而去。看着战场上的惨状,我心中五味杂陈,但也深知这是乱世中不可避免的残酷,为了我们的目标,必须勇往直前。
进入益州后,诸葛亮忙于稳定蜀地局势。他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疾苦,制定律法,整顿吏治,选拔人才,希望能让蜀地走上正轨,如同一位辛勤的园丁,精心呵护着这片土地。而我,则四处奔走,致力于改善百姓的生活,为这片土地带来希望。
我来到农田,看到蜀地的耕种方式较为落后,便将荆州先进的耕种技术传授给当地农民。我教他们如何合理密植,如何使用农家肥提高产量,还指导他们制作更高效的农具,每一个步骤都耐心讲解,希望能帮助他们改善生活。
在一户农家,一位农妇看着我示范的耕种方法,眼中满是疑惑:夫人,这样真的能让庄稼长得更好吗
我微笑着回答:大姐,您放心试试。按照这个方法,庄稼肯定能丰收。我用坚定的眼神回应她的疑惑,给她信心。
我还走进蜀地的村落,教妇女们一些新的织布技巧和刺绣花样。我告诉她们,这些精美的织物可以拿到集市上卖个好价钱,增加家庭收入。妇女们学得十分认真,对我充满感激,她们的笑容是对我最大的肯定。
6
白帝托孤共担责
章武三年,刘备为给关羽报仇,不顾众人劝阻,亲率大军伐吴。这一决定,如同在平静湖面投入巨石,激起千层浪,也为蜀汉的命运埋下了沉重的伏笔,一场风暴即将席卷而来。诸葛亮苦苦相劝,言辞恳切,但却未能改变刘备的决心,只能眼睁睁看着他踏上这条充满凶险的道路,心中满是无奈与担忧。
大军出征后,我与诸葛亮时刻关注着前线战事。每日,探子传来的消息如同重锤,一下下敲击着我们的心。起初,刘备的军队势如破竹,连克数城,捷报频传,我们心中涌起一丝希望,仿佛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可这短暂的胜利却如昙花一现,很快,东吴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蜀军大败,丢盔弃甲,狼狈逃窜。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瞬间击碎了我们的希望,让我们陷入了无尽的悲痛与绝望之中。
当这个噩耗传来,诸葛亮面色惨白,手中羽扇险些掉落。他深知,此次大败对蜀汉而言,无疑是一场灭顶之灾。刘备退回白帝城后,诸葛亮心急如焚,带着我日夜兼程赶往白帝城。一路上,马蹄声急,尘土飞扬,我们恨不能立刻飞到刘备身边,心中充满了焦急与担忧。
抵达白帝城时,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沉重的压抑气息。宫殿内外,士兵们神情凝重,脚步匆匆,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阴霾笼罩。我们快步走进殿内,看到病榻上的刘备,形容枯槁,气若游丝。曾经那个意气风发、心怀壮志的君主,如今已被战争的残酷折磨得奄奄一息,让人痛心不已。
诸葛亮赶忙跪地,涕泪横流:陛下,您这是何苦啊!当初若听臣之言,何至于此!诸葛亮的声音中充满了悲痛与无奈,泪水夺眶而出,那是对刘备的忠诚与痛心。
刘备缓缓睁开双眼,目光中满是懊悔与无奈,他吃力地伸出手,拉住诸葛亮:孔明啊……朕悔不听你劝阻,执意伐吴,才落得如此下场……如今,朕将刘禅与蜀汉江山托付于你,望你能竭尽全力,兴复汉室。刘备的声音微弱而沙哑,每一个字都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那是对诸葛亮的信任与期望。
诸葛亮涕泪纵横,坚定地说道:陛下放心,亮定当肝脑涂地,辅佐幼主,不负陛下所托。说着,他紧紧握住手中的羽扇,仿佛在向刘备立下生死誓言,那坚定的眼神,透露出他的决心与忠诚。
我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中悲痛万分,同时也明白,从此诸葛亮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蜀汉刚刚经历大败,元气大伤,内忧外患接踵而至。外部,东吴虎视眈眈,曹魏也可能趁机南下,如同两只饿狼,随时